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青少年肺结核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本研究开展青少年结核患病情况调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生活行为、膳食营养等影响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结核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09~2013年山东省临沂市7县区结防病防治所确诊的12239例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信息,包括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症状,临床X线检查、痰检、治疗管理情况等。对其中的3602名青少年(14~35岁)和3745名中老年肺结核病患者(45~69岁)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了解青少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706名青少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年龄、性别等匹配的原则从同社区人群中抽取736名健康青少年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基本信息和抽烟、饮酒、熬夜、户外运动时间等生活卫生习惯。采用食物频率法和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研究对象食物消费水平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青少年生活行为和营养状况与肺结核发病风险的分析。结果:对12239名肺结核患者分析显示,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29.4%。临床症状分析显示,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盗汗和食欲减退所占比例分别为95.0%、48.7%、46.3%、38.3%、21.8%和34.0%,均明显低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P均<0.05);而青少年肺结核患者中无症状人数所占比例为2.2%,显著高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P<0.05)。临床检查分析显示青少年肺结核患者病灶肺野数达3个以上、空洞、痰检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22.6%、11.8%和51.5%,均明显低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P均<0.05)。病史调查分析显示青少年肺结核组接种过卡介苗人数所占比例为39.9%,明显高于中老年肺结核组(P<0.05)。坚持全程督导治疗的青少年肺结核患者所占比例为55.7%,明显低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P<0.05);而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强化期督导所占比例为43.4%,明显高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P<0.05)。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复治率仅为4.5%,明显低于与中老年肺结核患者(P<0.05)。不良嗜好及生活方式分析显示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吸烟所占比例为18.7%,经常熬夜者为11.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P均<0.05);经常注意开窗通风的青少年结核患者所占比例仅为68.0%,经常户外运动每天保持2小时以上者所占比例为65.7%,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经常熬夜可增加青少年肺结核发病风险(OR=1.437和OR=1.489),每天户外2小时可以降低青少年肺结核发病风险(OR=0.749)。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显示,青少年肺结核患者中低体重所占比例为15.3%,显著高于对照人群(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体重营养不良是青少年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青少年肺结核患者膳食多样化评分的平均值为5.92分,显著低于对照人群的6.21分(P<0.05);青少年肺结核患者蔬菜类、禽畜肉类和水产品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163.34g/d、56.37g/d和11.70g/d,均显著低于对照人群(P均<0.05)。青少年肺结核患者的蛋白质平均摄入水平为69.93g/d与正常青少年的75.53g/d比明显降低(P<0.05)。青少年肺结核患者钙、铁、锌、视黄醇、抗坏血酸和生育酚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315.52mg/d、19.95mg/d、9.95mg/d、319.58μgRAE/d、65.14mg/d和14.67mgα-TE/d,均明显低于对照人群(P均<0.05)。结论:青少年肺结核患者就诊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合并症、空洞、痰检阳性等的检出率较低,容易造成误诊,耽误治疗并可构成潜在的传染源;在青少年结核病患者中吸烟、熬夜,开窗通风、户外运动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所占比例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积极改进;青少年结核病患者膳食营养状况有待进一步改进,鼓励践行食物多样化,对于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或缺乏的患者建议适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