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室外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体可吸入颗粒物(PM1 0)及细颗粒物(PM2.5)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颗粒物的暴露浓度与人体疾病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性。现今人类的绝大多数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可经过通风等形式进入室内,并严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另一方面,室内存在颗粒物产生源头,进而提升颗粒物浓度并降低室内空气品质,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针对室内颗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室外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体可吸入颗粒物(PM1 0)及细颗粒物(PM2.5)已成为许多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颗粒物的暴露浓度与人体疾病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性。现今人类的绝大多数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可经过通风等形式进入室内,并严重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另一方面,室内存在颗粒物产生源头,进而提升颗粒物浓度并降低室内空气品质,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针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与颗粒物与其他环境类参数的关联性研究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对室内某一时间段内的颗粒物浓度进行预测,不仅可为降低颗粒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提供参考依据,也能够为绿色建筑中的“资源节约,环境宜居”发展理念提供方法指导,助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依据教室室内环境参数及颗粒物计数浓度的长期、逐时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学规律分析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在多个湿度区间的浓度分布,及相邻粒径范围的颗粒物在不同湿度区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及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室内PM2.5浓度与室内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得到逐步线性回归的最优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熵值法,分析室内环境参数对颗粒物影响的权重,定量描述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然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采用室内夜间时间段内的PM2.5浓度结合日间室内环境参数来预测日间教室室内PM2.5浓度的模型;最后,为提升教室室内PM2.5污染物预测模型,分别将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理论结合,采用了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并将结合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以上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夜间室内PM2.5时均浓度与监测站点相应浓度趋近,日间室内PM2.5时均浓度与夜间室内PM2.5时均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相关性强度呈现季节性相关性。(2)PN0.3(直径范围在0.3~0.5μm的颗粒物)、PN0.5(直径范围在0.5~0.1μm的颗粒物)在相对湿度范围为80%~90%内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PN1(直径范围在1~2.5μm的颗粒物)在相对湿度范围为40%~50%和相对湿度范围为70%~80%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PN2.5(直径范围在2.5~5μm的颗粒物)、PN5(直径范围在5~10μm的颗粒物)、PN1 0(直径范围在10~25μm的颗粒物)在相对湿度区间为40%~50%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PN0.3与PN0.5、PN1与PN2.5、PN5与PN1 0之间存在统计学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关性强度与在不同湿度区间的分布规律一致。(3)室内环境参数影响室内的PM2.5浓度,按照其权重分析可得出影响室内PM2.5浓度的排名前5的主要室内环境参数分别是:室内相对湿度、室内通风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室外相对湿度、门开启时间占比。(4)本文采用可决系数R~2的大小反映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密切程度,评价预测模型的优良。研究表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不能很好地捕捉室内PM2.5浓度与其余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R~2=0.412,交叉验证后的R~2=0.276。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很好的捕捉室内颗粒物浓度与其余环境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R~2=0.64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输入参数维度)和遗传算法(优化B P神经网络的内部的权值和阈值)分别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结合后的预测模型效果优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主成分分析法调整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低于遗传算法寻优后的BP神经网络,其R~2从0.645分别提升到0.71和0.84。综上所述,本文首次针对大量的教室室内实测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GA-BP)、主成分分析调整的BP神经网络(PCA-BP)对教室室内PM2.5浓度进行预测研究。其旨在分析教室的室内环境参数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耦合关系,为教室室内PM2.5浓度监测提供一种简便方法,满足学校、家长对学生成长环境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助力社会节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雅鲁藏布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属于我国水电能源基地建设主体区和优质水资源关键储备区,厘清其不同时空尺度下的水汽输送及降水特征,一方面有助于深入了解高原山地流域水循环规律,可为流域旱涝灾害预测工作提供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西南部跨境资源竞争利用,对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RTMDEM地形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流域内站点实测数据及TRMM3B43 Vers
为获得对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具有优异吸收性能的吸光涂层,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作框架、碳纳米颗粒(carbon nano particles, CNP)和碳纳米管(carbon nano tubes, CNT)作附着物,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RGO/CNTx-CNP吸光涂层(x为CNT的直径),研究了CNT的直径对RGO/CNTx-CNP涂层形貌
有色冶炼行业是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含砷物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是我国有色冶金行业需要面临的问题。臭葱石的理论含砷量较高、稳定性好,是有效的固砷载体。然而有色冶炼行业实际环境下的酸性含砷溶液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铜、氟和氯离子,这些离子对臭葱石合成过程的影响规律还不明确。本文在常压臭葱石沉砷热力学研究基础上,研究了Fe(II)-As-SO42-溶液体系下铜、氟、氯离子对臭葱石沉淀过程的形貌、组分、粒径及
目的 探讨3味山姜属中药黄酮类成分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影响。方法 给予大鼠灌服冰知母水煎液与15%冰乙酸制备胃溃疡寒证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干姜姜辣素组,高良姜组,红豆蔻组和大高良姜组,连续给药2 d,末次给药12 h后采集大鼠新鲜粪便,采用气质联用(GC-MS)法对大鼠粪便中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CFA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多晶硅的需求也持续上升,流化床硅烷法制备颗粒多晶硅工艺由于具有连续低温、工艺简单、能耗低等优点,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多晶硅制备方法。然而,颗粒硅因其表面积大,造成氢含量比常规柱状硅高,易造成后续直拉单晶过程中的“氢跳”问题,造成单晶炉热场寿命的减少和棒材失稳。因此,颗粒硅脱氢已成为行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旨在探明真空精炼过程脱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机理,以此为基础提
随纳米技术的进步,复合纳米流体作为一种较单一纳米流体更为高效的传热工质受到各国关注,将其作为工质加以利用是节约能源及提高传热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选取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二氧化钛(TiO2)两种异形纳米颗粒制备复合纳米流体进行研究,为解决复合纳米流体稳定难以保证、传热机理不明等问题奠定基础,并探究进一步增强复合纳米流体换热性能的可能性。论文考虑了制备方式、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添加比、温度
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工业生产的重要前提,促进了新型高效传热技术的发展,纳米流体作为传热效率高的新型传热工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混合纳米流体作为传统一元纳米流体的延伸,同时具备多种一元纳米流体的优良性能,在保证高传热性能的同时具备长期稳定的特性,比一元纳米流体更适用于工业应用。然而,混合纳米流体内颗粒复杂的排布及运动方式导致其比一元纳米流体传热机理更复杂、稳定性更难控制,制约了混合纳米流体的推广。为寻找适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由于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友好与可模块化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使用甲烷与二氧化碳干重整为SOFC提供燃料,可实现CH4和CO2的同时清洁转化,对高效利用碳资源以及减缓全球温室效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SOFC工作温度高,运行时处于封闭状态,其运行参数以及内部反应机理难以通过实验进行研究,且实验研究周期较长、成本较高,而数值模
目的:研究我国常见的4种杂粮(甜荞、燕麦、糜米、谷米)对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的影响。方法:将50只7周龄SD雄性大鼠(体质量(302.10±9.58)g)随机分为对照组、燕麦组、甜荞组、糜米组和谷米组。对照组饲喂100%的基础日粮,其余各组大鼠分别饲喂50%的基础日粮+50%实验谷物,连续饲喂6周。实验期间,每周测定大鼠采食量、体质量。实验期结束,测定大鼠粪便含水率、盲肠和结肠质量、盲肠和
作为继锂离子电池之后的下一代储能器件候选者之一的锂硫电池(LSB)因为硫穿梭效应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进而限制了LSB的应用。金属基有机框架(MOF)均匀的分级多孔结构可以对多硫化物进行锚定,金属离子和碳框架结合获得的导电性可以为固硫的可逆性提供保证,同时缓解电池的极化现象。采用多孔且富含活性位点的材料对隔膜进行改性可以很好地对多硫化物进行捕获和锚定杜绝硫的不可逆损失以及锂金属的恶化。本论文利用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