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口自古以来就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港口通过其上下游产业的综合关联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各港口集团都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港口的发展与建设。但由于码头、泊位等自然资源有限,相邻港口之间地理位置相近,腹地资源重叠等因素限制,港口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由于缺少科学的决策,我国港口投资建设在以惊人速度快速扩张的同时,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日益凸出。因此,评价港口企业的投资效率将有助于提升港口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港口投资结构,促进港口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研究港口投资效率,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许多学者采用数据包络方法(DEA)研究港口效率,这充分说明了 DEA模型适用于港口效率的评价与研究。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考虑港口所处的内外部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完善输入输出指标的选择,建立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从而更加全面、合理、高效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港口投资效率的现状,为港口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港口投资、效率的含义,总结了港口效率评价方法及特点,并根据港口生产作业特征和确定的指标选取原则,选取资产购置、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支出作为输入指标,筛选出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参数作为输出指标。在DEA模型和超效率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港口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分别研究了 2010年至2017年我国14个主要沿海港口企业的效率值。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来回波动,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综合效率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各个港口群之间的投资效率差异较大,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投资效率明显优于环渤海港口群,任何一个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港口的纯技术效率,成为港口发展的内在动力或阻力。通过对效率无效港口的统计发现,港口投入冗余的情况明显多于港口产出不足,这说明沿海主要港口的资本配置存在问题,且资产购置、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支出三个投入项同时发生冗余时,投入过度是造成港口的无效性的主要原因。企业的投资效率受外部市场宏观环境和自身内部条件的共同影响,相对于外部因素而言,内因是复杂但主观可控的。因此本文以DEA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Tobit模型,从内部因素出发,利用我国14家主要沿海港口企业2010年至2017年的相关数据,进一步研究影响港口投资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港口投资效率与公司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经营性净现金流入、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以及员工受高等教育程度占比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港口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入的正相关关系较为显著。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港口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港口企业的规模,采取有效的手段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负债,增加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以期提高港口企业投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