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地质历史中泥盆纪发育的生物礁在数量、规模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发现的礁型油气藏储量也相当可观,本文选取的研究区处于我国泥盆系生物礁最为发育的华南地区,对区内生物礁特征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礁型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方向。论文以川西坳陷与右江盆地的4条生物礁实测剖面、5个生物礁观测点为基础,通过野外详细的描述、取样以及室内薄片、地化的综合分析,从造礁及附礁生物特征、礁体沉积环境、生长发育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单个生物礁进行剖析,最后总结出研究区生物礁发育展布控制因素及礁型油气储层勘探前景。研究认为,区内生物礁类型主要分为岸礁、台内礁、台缘礁、斜坡礁和盆地礁,此次研究主要以台内礁、台缘礁和盆地礁为主;造礁生物在早泥盆世以珊瑚为主,主要形态为丛状群体,中泥盆世以层孔虫为主,主要形态有不规则状、球根状、大型复合块状和包覆块状,晚泥盆世以菌藻类为主;控制生物礁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因素、古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生物礁在早泥盆世少量发育于滇黔桂浅海与川西浅海的滨岸地区,在中泥盆世大量发育于滇黔桂浅海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与川西浅海的碳酸盐岩缓坡边缘,在晚泥盆世分布面积迅速减小且分布零散,至F-F生物绝灭事件后,华南已无层孔虫类生物礁被发现。以大厂生物礁古油藏为例,其隆起构造旁侧凹陷内的优质烃源岩、隆起上礁体内部富孔隙礁灰岩以及礁顶部泥岩盖层这样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生物礁成为油气藏的必要条件。局限台地边缘、台地内部和台沟边缘也是生物礁成矿的有利场所。生物礁岩性多以礁灰岩、生物屑灰岩的类型出现,台内礁白云化程度较高,台缘礁和盆地礁多以灰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生物体腔孔、遮蔽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等类型,经历主要成岩作用有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溶蚀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裂缝充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