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以下简称大超联赛)是我国高校篮球的最高水平的代表,大超联赛是中国大学生自己的联赛,是篮球与高校的相联系,是大学生运动员与高层次的学习、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相结合,大超联赛是竞技体育与高校的结合体,必定成为未来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摇篮,这几年来,大超联赛学习和借鉴美国高校联赛的经验,以校园为基础,培养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大超联赛几年来的水平越来越高,对大超联赛中优秀运动员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得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大学生球员的专项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超联赛各个队伍的教练员对其队员的专项体能越来越重视,进而评价成为提高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手段的必要工作。在篮球训练中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的监测与反馈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反馈信息是实现反馈控制的基本条件,因而在平时训练中教练员及科研辅助人员必须重视获取有关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各种反馈信息,以便于更好的对训练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训练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而要获取训练信息是通过评价监测来完成的,随后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到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来指导以后的训练实践,这个加工处理的过程实质上是进行“体能评价”的过程。从评价的角度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进行研究,对大超联赛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构建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从评价的角度对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是指“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承受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诸方面专项化的综合体现。”第二:按重要程度排序,影响大学生篮球球专项体能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训练学因素、生理学因素、科技教育因素、管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第三:运用现代系统论的理论阐明了我国大超联赛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概念、体能结构及其与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关系,为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通过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筛选出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评价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生理机能三个一级指标,并最终确定了具体的测量评价指标:小腿长、上臂围度差、体脂率、半场三角形跑、1分钟立卧撑、助跑摸高(m)、10×15米折返跑(s)、左右移动3mχ5次往返(s)、肺活量(ml)/体重、最大吸氧量;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第五:根据本课题建立的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的评价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