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作为一位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他的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对乌托邦的思考,其乌托邦理论既坚持着传统乌托邦思想的精髓,又透射出后现代哲学的智慧闪光,这让他成为当今乌托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詹姆逊乌托邦思想的研究,惜乎缺失了从文学角度的系统阐释,本文即为填补这种缺失而作,力图在展现詹姆逊乌托邦文学观全貌的同时,能做到对其乌托邦思想的查缺补漏,并对中国理论界有所启发。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通过历时与共时的双向视角,将詹姆逊的理论放到乌托邦思想史的发展链条、后现代社会的时代背景中去加以观照,力求全面而客观地阐释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并遵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批评的要领,明其要旨,扬其价值,驳其失误。本文具体内容归纳如下:第一部分,厘清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的形成问题:确立于莫尔时期,上追至古希腊、下推至现时代的乌托邦思想与文学传统,是其思想孕育成形的宏大理论背景;阿尔都塞与毛泽东对文化作用的看重,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对乌托邦的阐释,海德格尔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艺功能的论说,弗莱的文类批评对集体视角的坚持,是其理论建构的四大思想来源;乌托邦精神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全面衰微,人们对未来的想象陷入困境之中的西方后现代社会,是其思想赖以成长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深入地归纳、阐释詹姆逊乌托邦文学观的主体内容。首先,詹姆逊以乌托邦为视角重审了文学的属性,他指出,乌托邦可分为“乌托邦冲动”与“乌托邦规划”,乌托邦并不仅存在于乌托邦文学之中,它与意识形态一道,构成了一切文学文本的深层属性;其次,詹姆逊对乌托邦文学进行了深入批评,解析了乌托邦文本的本质特征、叙事形式特征与内容特征,指出了乌托邦文本的众多类别,重点阐释了反乌托邦文学与科幻乌托邦文学,并申明了乌托邦文学最重要的存在价值:拯救我们的时代对未来的想象,透过乌托邦想象的失败去反观现实、批判现实、重建现实;再者,詹姆逊努力将乌托邦发展成一种文学批评的具体方法,力图以此建构他的“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学”。第三部分,通过对詹姆逊和其他学者,如马尔库塞、福柯、雅各比等的理论进行比较,辨析出他的乌托邦文学观的三大特征:现实性追求、辩证性思维、总体性视野。第四部分,辨明詹姆逊乌托邦文学观的重要价值与不足之点。概而言之,詹姆逊的理论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是:站在一个理想化的未来视角上,对当今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实进行了深度“考古”,深刻披露了我们时代中的想象困境与种种不公,以此激励我们去建构一个更理想化的未来。细加分析,这种价值可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探看,就理论价值而言有四:第一,使西方的乌托邦思想传统得到了传承与发扬;第二,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三,对后现代主义的偏狭之处做了修正;第四,对中国来说,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能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阐释文学的本质问题,并可用以阐明,中国古典文学中并无乌托邦写作的传统。詹姆逊的乌托邦文学观也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说,其理论的批判锋芒直指当今的政治文化现实,抗拒着消费社会中强劲的物化逻辑,探索着建构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更理想的未来;而就中国而言,他的理论对于指引中国当下理想失落、思想性不足、批判意义欠缺的文学创作,建构一个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的理想化社会也深具价值。詹姆逊乌托邦文学观也具有一些缺陷:缺乏对政治实践途径的明晰阐释;缺乏对审美批评的足够重视;对文学属性的规定有本质主义倾向,这些缺陷,暴露出他自身的乌托邦想象亦存困境,表明了乌托邦仅仅作为希望的无力之处。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了詹姆逊乌托邦文学观的要旨:一切文学文本都具有乌托邦的深层属性,乌托邦精神在我们时代的衰微景象所透射出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已然陷入困境之中,而复兴乌托邦能够让我们从意识形态的围困中惊醒过来,促使我们通过乌托邦想象的失败及其想象本身去反观现实,进而冲破政治秩序、文化现实与文学想象的多重困境,将乌托邦想象不断现实化,以建构一个更加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