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表明,互动在外语(二语)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互动通过影响课堂气氛、课堂中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徐飞,2005)。Allwright (1984)认为,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际交流来实现的。Wilga (1987)也指出:通过互动,学生能增加他们的语言储存,并且能够使用所有他们学到的或在真实生活交流中偶然吸收到的语言。毋庸置疑,课堂互动既是提升语言的有效途径,又为实现自我发展提供实践支持。为了提高外语教师和学生对课堂互动价值的认识,本研究围绕课堂互动如何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这一主题,重点研究课堂互动究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有什么作用?本文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Vygotsky的互动理论、Krashen的输入假设,Long的互动假设以及Swain的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旨在研究促进英语课堂互动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并以课堂观察来补充实施。研究对象为150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2007级)和土木工程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2008B级),五位英语老师作为随机选取的访谈对象参与了这项调查。两组学生完成包含35个问题的调查问卷。通过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首先,除小组活动以外,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其它许多方面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英语专业组比非英语专业组的均值数略高,这意味着这两组学生对课堂互动持有许多类似的看法和意见。然而,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课堂互动策略中的小组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存在显着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第一,英语专业学生比非英语专业学生更主动接受“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交际教学法的理念;第二,在小班制的课堂里,英语专业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小组活动并从中获益;第三,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喜欢坐在前排,他们愿意得到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因此获得更大收益。其次,英语专业学生比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课堂互动的态度更加积极,认识更为明确,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更为清醒、更为强烈地认识到课堂互动在英语学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两组中的男女生两个群体没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平均得分略高于男生,这表明,在英语学习的经历与实践中,尤其是课堂互动方面,受施的男女生不存在较明显的不同意见,不过,女生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态度较积极。最后,本研究揭示出非英语专业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比较淡薄,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十分被动。这一现象决不能被英语教师和学生自身长期忽视。一方面,希望学生提高对外语学习本质和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语言活动和课堂互动;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来使用英语,鼓励学生积极使用语言来完成任务,只有这样,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才会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几点供英语教师增强课堂互动效果的策略和方法:1)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2)精心准备课堂活动;3)改善课堂提问策略;4)改进反馈评价技巧;5)有效实施小组活动;6)合理设计语言输出活动。同时,作者也提供了一些实施课堂互动教学的活动设计,以期对两组本科生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对外语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最后,作者提出了此研究的一些局限性和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