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内涵丰富的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以特有的视角从人本主义哲学的角度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并通过“异化——异化的扬弃”的逻辑线索,论证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初步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本论文以手稿的三本笔记为框架,从四个部分对《手稿》进行解读。第一部分,从主客观角度考察马克思转向经济学研究的原因,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在《手稿》中用以批判国民经济学的思想武器——实践人本学。第二部分,论述马克思如何在批判吸收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工资、利润、地租等的反思和批判,重新唤醒在经济理论中被漠视了的“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走上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第三部分,论述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基础上,将“异化”概念引入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异化劳动”概念,引起经济学研究革命性变革的意义。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如何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前提出发,揭示了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状况,批评国民经济学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第四部分,论述了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得出了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原因和根据的结论,并由此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是人的自我异化,私有制是反人道的不合理的制度。同时,论述了马克思从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分析中如何推导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合理结论,以及马克思对共产主义这一扬弃异化的具体过程的论证。本文在最后结语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批判的意义,指出它在马克思主义行程中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指出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当今社会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的异化现象的启示。强调我们应该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现实生活,在全球化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理论建设,发挥哲学的批判性功能,努力克服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种种异化影响。
其他文献
行政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对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社会环境、制度
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进化的一个要素》阐述了一种以互助为前提的进化观,因其以互助作为进化的动力,所以通常与强调生存竞争为进化力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相对立。这一理论在二
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将会引起配电网潮流越限等问题,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基于智能软开关的柔性配电网为提高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智能软开关的动态双向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伟大的理论家和卓有才华的诗人,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逻辑学家。本文就他的逻辑理论和逻辑实践进行研究。   首先,毛泽东对形式逻辑的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