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并将其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而加德纳的著作《多元智能》的中文版,恰好是在1999年出版的。当时人们突然发现,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的教育改革思路不谋而合。多元智能理论对实现“三个发展”,尤其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实施民主性、主体性、创造性、和谐性的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因材施教”中受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多元智能理论说明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应当多元化。其目的是要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的智能的培养。同时,由于智力是同实际的生活情境息息相关的,“除非把评价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联系中,否则,我们怀疑它能否恰当地代表人类的智能表现”。加德纳的这一提醒是要我们认清纸笔测验的局限性,要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每个学生在环境测验中显露的区别于他人的智能特征。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在“智能展示”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使教师通过这一过程更加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不同潜能特征,从而把握和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资料对以往心理学理论方面对智力的理解做以说明,由此引发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内容。第二部分中提出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教学评价应向多元化发展。第三部分阐述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关于多元智能理论如果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它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五、六两部分主要探究如果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教学评价中去,及可以采用的设计方案及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