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SD (Sprague-Dawley)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应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进行干预,研究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脑屏障通透性、脑梗死及脑水肿体积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和人工合成E-选择素干预组(C组),每组30只。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选择素干预组在建立模型10min前从股静脉注射E-选择素(10mg/kg)。所有大鼠在取脑前2h从股静脉注射2.5%伊文氏蓝(0.2mg/kg)。在缺血2h再灌注3h、6h、24h、48h、72h5个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MRI扫描测定脑梗死及脑水肿的体积比、多功能酶标仪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氏蓝含量等方法了解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干预作用。结果:(1) A组未出现神经功能缺失,B组和C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B组与C组之间部分时间点(3h、6h、24h)神经功能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A组无脑水肿及梗死, B、C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及梗死且C组各时间点MRI测得脑组织梗死及水肿的体积较B组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两组变化趋势相近,再灌注3h EB含量开始升高,6h继续升高,24h达到峰值,48h有所下降,72h仍高于A组。C组各时间点伊文氏蓝含量值均低于B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1、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2、人工合成E-选择素能够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脑梗死及脑水肿的体积,减轻血脑屏障破坏导致的通透性增加,具有血脑屏障保护作用。目的: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及闭锁小带蛋白-1(ZO-1)含量表达及位置结构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血脑屏障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Zea Longa线栓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和人工合成E-选择素干预组(C组),每组30只。各组大鼠分别在脑缺血2h再灌注3h、6h、24h、48h、72h5个时间点提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脑组织occludin及ZO-1的位置结构及含量,Western blot法半定量测定occludin及ZO-1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1)A组occludin及ZO-1阳性细胞均沿血管丰富表达。(2)B组occludin及ZO-1都于缺血再灌注3h阳性表达数减少,24h阳性表达数降至最低,72h阳性表达有所增加,但仍低于A组。occludin表达的连续性在24h达到最差。(3) C组occludin及ZO-1阳性表达数在各时间点均高于B组但低于A组。Occludin表达的连续性在24h也好于B组,差于A组。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结果:(1)A组occludin及ZO-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2)B组occludin及ZO-1蛋白的变化趋势相似,3h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减少,6h继续减少,24h达到最低值,48h有所回升,72h仍低于A组。(3)C组各时间点occludin及ZO-1变化趋势同B组,但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组织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及ZO-1表达减少;2.人工合成E-选择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occludin及ZO-1表达的减少以及维持occludin位置和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