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眼于福建地区迄今已发表的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材料,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将这一时段的考古学文化分为三期。通过分别对这三期文化的分析,研究各期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以此理清闽越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其与越、楚、汉文化的动态关系,从而揭示闽越文化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以及福建地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现象。闽越文化的主体是两周时期由本土的闽文化和外来的越文化结合而形成,在战国晚期受到了楚和越文化的影响,西汉时期在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下走向高峰,到东汉衰落。在整理分析福建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发现,并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思路。由于福建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发现较少,以考古类型学方法进行分期尚缺少大量的研究对象,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福建地区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及遗址的考古资料,选取庄边山、益凤山、金鸡山三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且富有代表性的墓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得出三座墓葬的年代,以此作为对战国秦汉时期闽越文化分期的依据。庄边山墓葬带有明显战国晚期楚墓特征,年代在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益凤山墓葬与崇安汉城遗址所出土的西汉早期器物形制相同,将其年代定为西汉早期至中期。金鸡山M19的随葬品中出现明确纪年的铜钱,年代在西汉晚期至东汉年间。根据上文对三处战国秦汉时期闽越文化的典型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的分析及年代推断,并结合对比其他遗存,将福建地区战国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初步划分为三期。第一期,战国晚期至秦末汉初,分析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组合,选取较为典型的陶器进行类型学的研究,并与战国时期江浙地区典型的越文化和以两湖地区为代表的楚文化在墓葬和陶器等方面进行对比。第二期,西汉早期到中期,在分析墓葬及典型陶器、铜器和铁器外,加入了对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及都城布局等方面的分析,并将其与越文化与汉文化的墓葬、遗址及器物进行对比分析。第三期,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对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及这一期出土的典型陶器、建筑材料、铜器等器物进行分析,并与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的全国其他地区的汉文化的典型器物进行比较分析。根据上述三期文化各期典型器物分组的对比变化,对战国秦汉时期闽越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做出初步分析:第一期闽越文化在继承两周形成的传统外还包含了楚、越两种文化因素,而影响第二期文化的主要文化因素为中原汉文化与越文化,第三期闽越文化主体地位被中原汉文化所取代,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与中原基本无异。在总结上述三期闽越文化发展的过程及各期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的变化的基础上,揭示战国秦汉时期闽越文化所包含的各文化因素的消长,在印证了绪论所述的文化史的同时也阐明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综合以上分析,战国秦汉时期闽越文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闽越文化汉化的过程,闽越文化在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的衰落并不是完全彻底的消失,它仍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福建乃至周边地区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