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然而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十分严重的资金困境,这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极不相称。顺应态势需要,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它从供应链角度评估中小企业的风险,更强调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以及受信企业交易对手的资信和实力,从而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可以纳入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题上可谓独树一帜。因此,很有必要对供应链金融的相关理论作系统性的研究,从而揭示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及其对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效性。同时,相对应地金融机构在提供此种解决手段时,也应该做好相应地准备应对其可能带来的新风险。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手段,倍受银行关注。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通过拓展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服务,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供应商与分销商联系起来。具体地讲,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这一整条供应链,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全面为链条上的各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尤其是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对授信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再只是强调企业财务指标、企业规模和固定资产价值以及担保方式,而是强调企业单笔贸易的真实背景和核心企业的实力与信用水平。换而言之,银行评估的是整条供应链的信用情况。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颇有成效,同时还提升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解释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中小企业本身信用较低而无法吸引银行为其提供贷款,因为信用低意味着银行要担当的信用风险相对偏高。对此问题,实务界和学术界都竞相讨论,提出过很多种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便是其中一种新兴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模式以及运作机理,从而揭示供应链金融的优势,证明供应链金融确实是解决中小企业困境的一剂良药。
同时,本文简单阐述了基于供应链金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问题。由于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银行面对的不是单一企业的风险管理,而是对于整条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在设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所要考虑的因素不再只是传统的因素,除了考虑行业情况、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之外还需要考虑整条供应链的状况,这就预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须加入新指标。本文中详细介绍了指标的选取,并提供些许建议以供参考。
最后本文引入了案例,对交通银行的“蕴通供应链”进行分析。蕴通供应链作为成功的典范,有其利弊。本文通过详细介绍蕴通供应链实施模式,分析其特征,目的在于阐释其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除此之外,本文在基于比较了解蕴通供应链模式下,提出了笔者对于其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
本文属于供应链金融应用性理论研究,但是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创新性,希望能为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以及银行实际操作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