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国民革命的历史书写以革命者的视角为中心,客观上简化了这一政治运动对于建构现代中国的历史意义。实际上,在北洋军阀与国共两党的军政对决之间存在着一股“中间势力”。这一势力也就是文教界、新闻界等职业群体构成的一般知识界,他们以“主义”为旗帜集结为思想聚落,通过报刊言论构建舆论、影响政治。其中,沪上报纸《时事新报》是一股具有代表性的舆论力量:该报是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主办的两大日报之一,与北京《晨报》形成南北呼应之势。该报的言论栏目在五四运动后逐渐聚合了一批江浙地区为主的知识精英构成的撰稿人群体。区别于追随国民革命的知识青年,《时事新报》言论栏目的撰稿人普遍有英美留学经历,且具有稳定职业和社会地位,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知识界对于政治时局的观察。本文共分四章,将国民革命时期的《时事新报》言论栏目视作知识分子论政的公共论坛,从言论的群体代表性、栏目议程与言论基调、政治主张与社会思潮三个层面来揭示该报建构的舆论景观。第一章立足于言论的群体代表性提出,国民革命时期的《时事新报》并非完整意义上的政党机关报,而是具有政治喉舌与“学人论政”的双重性。一方面,在研究系从政治团体转型为文化社群的背景下,五四运动后的《时事新报》宣称打造“全国文化运动的机关”,先后对副刊、新闻、言论等栏目进行改版,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政党机关报。另一方面,《时事新报》言论栏目自1922年6月改版后,逐渐聚合起一批知识精英为主的撰稿人群体,他们认同梁启超的“中坚政治论”,主张由知识分子组成执政集团,既不满于北洋军阀军事割据,亦对于国民革命缺乏认同。第二章立足于栏目议程与言论基调,旨在揭示《时事新报》观察时局的视角及其变化轨迹。通过内容分析法,本文将《时事新报》言论划分为六类议题,其中“中外交涉与群众运动”“北方政局”“国家建设方案”“南方革命”占较大比重,同时兼及“职业群体”“本地新闻”,这反映知识精英“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责任及其所处的职业社群。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时事新报》逐渐缩小言论空间,这体现在北伐前后言论数量的明显减少,而在北伐军进入上海前夕,该报索性不再刊登言论,同时暗中为《申报》史量才收购,至此不复公共论坛属性。从言论基调上,该报总体上反对军阀混战、干涉内政外交,同时对国民革命后实现民主宪政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第三章从内政观的视角,将《时事新报》的政治改良主张界定为自由主义式方案。曹锟贿选后,国会存废问题和国家统一问题成为舆论热议。在废除国会论占据主流的背景下,《时事新报》仍主张暂时关闭国会,由国民公决宪法。在北洋军阀体系日益分化,国民革命力量集结的背景下,《时事新报》呼吁发展地方自治,提升国民政治素养。总体而言,这些主张反映了知识精英对宪法和代议制政府的信念,缺乏实在的阶级基础,具有相当程度的空想性。第四章从外交观的视角,将《时事新报》的反帝废约主张界定为国家主义式方案。针对中俄复交和五卅运动,《时事新报》与国共两党可谓是歧见与共识并存。针对“何者为帝国主义”,该报主张将苏俄与英美日等列强相提并论,反对借助苏俄力量发动革命。针对“如何废除不平等条约”,该报主张集中打击英日在华势力,呼吁通过政治谈判废约、反对扩大群众运动。总体而言,《时事新报》对于苏俄对华政策的警惕不乏先见之明,其废约方案虽具有妥协性,但也反映了知识精英对于大众政治失控的担忧。综言之,《时事新报》言论并非只是党派宣传,而是反映了更广泛的知识精英对时局的观察。他们对军阀割据的批判和民主政治的呼唤固然体现着妥协性、空想性,但也不乏对于中外力量悬殊、革命内部矛盾等现实因素的洞察,由此成为“中间势力”参与中国政治新陈代谢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