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警务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等发达国家,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末才被传入中国[1]。此后,中国公安部门在继承自身群防群治的工作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借鉴西方国家推行社区警务建设的经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社区警务战略。2002年,公安部提出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探索和尝试推行社区警务模式,这对于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在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建设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下,农村警务社区作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基础的社区,在维护农村生活秩序,降低案件发生,打击犯罪分子,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警务社区的理论研究中,着重强调和谐农村社区的研究内容及理论都较为少见。因此,积极探索、构建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农村社区警务管理理论及体制,对于推动地区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意义,所以探讨农村社区警务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潍坊市是山东省推行社区警务建设以来较早的地市,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村警务建设中也存在一些认识层面和管理层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推进农村警务建设是目前潍坊警务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查阅、实际走访调查以及理论推断研究相结合,运用比较与归纳、逻辑与演绎相结合,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社区警务的概念及发展、和谐发展理论及和谐警务建设做了叙述,旨在理清相关的概念和内涵。对目前国内外警务建设的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的社区警务建设的典范进行介绍,并做出分析总结和评价。随后,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研究符合和谐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对潍坊市目前农村警务建设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总结和分析。研究中发现,当前潍坊市在建设和谐农村社区警务方面凸显出一些警务观念陈旧、基础保障不足、机制不完善、警员主动性不强、素质较低等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笔者对潍坊市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深入的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社区警务建设与和谐社区建设不契合等因素。在分析其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参考相关时政信息及文献检索,借鉴国内外警务建设的经验和总结,对潍坊市和谐视角下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提出包括建设以人为本的社区警务理念、提高警员素质及建立完善的警务运行及有效的奖励机制等几点对策和建议,希望为潍坊市和谐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