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研究Graves甲亢患者颈动脉血管弹性的改变,进一步探讨该变化与患者临床状况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45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甲亢组,其中男性13例,女性32例,年龄在12~56岁之间,平均(34.2±7.6)岁。自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中选取40例作为正常对照,其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在15-53岁之间,平均(32.9±6.8)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肝肾功、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无异常发现。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选者的TT3、TT4、FT3、FT4、TSH水平。对所有受试者的颈动脉行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所有受试者的颈总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及顺应性AC。详细记录Graves甲亢患者的临床状况,包括症状、体征、病程、放射性核素检查结果等,分别根据甲状腺肿大程度及甲亢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亚组,对比分析甲亢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甲亢各亚组之间血管弹性参数的差异,并应用直线相关分析Ep、β、AC与甲亢病程之间的关系。Graves病患者中有30例在治疗3个月后来院复查,比较治疗前后甲亢临床症状、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动力学及颈动脉血管弹性的差异。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完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组的SBP(124±12mmHg VS112±17mmHg)、PP(47±9mmHg VS36±7mmHg),HR(90±13次/分VS67±8次/分)水平明显增高(P<0.01);DBP(62±11mmHg VS74±8mmHg)水平减低(P<0.05)。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组颈总动脉IMT无明显变化(0.70±0.15mm VS0.68±0.12mm,P>0.05);Ep(117.97±28.70 kPa VS93.56±32.87kPa)、β(9.13±2.04 VS6.70±2.12)增高,AC(0.58±0.17 mm2/kpa VS0.75±0.20mm2/kpa)减低。⑶甲亢组颈总动脉血管弹性参数与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的相关性分析发现:Ep、β与FT3呈显著正相关(r=0.515,0.549,P<0.01),AC与FT3呈负相关(r=-0.428,P<0.05);Ep、β、AC与FT4相关性较弱(r=0.312,0.375,-0.262,P<0.05);Ep、β、AC与TSH无明显相关性(r=0.026,0.159,-0.047,P>0.05)。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参数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甲亢患者之间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Ep、β与病程呈明显正相关(r=0.618,0.490,P<0.01),AC与病程呈负相关(r=-0.413,P<0.01)。⑸甲亢治疗后组与治疗前组相比,甲状腺上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PDV及甲亢诊断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32.81±16.06 cm/s VS79.29±28.64cm/s,12.49±5.60cm/s VS33.52±12.44cm/s,3.27±1.18 VS20.75±3.69,P<0.01),Ep、β、AC无明显变化。
结论:①Graves甲亢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减弱,顺应性降低,存在内皮功能障碍。②Graves甲亢患者的FT3、FT4水平与颈总动脉弹性参数密切相关,尤以FT3为著。③甲状腺肿大程度及甲亢病情严重程度对Graves甲亢患者的动脉弹性没有明显影响。但患者病程越长,其动脉弹性及顺应性越差。④血管弹性的改变是在长期病理状态下血管重塑造成的,其恢复过程迟于血流动力学的恢复,应在疾病早期积极治疗,预防和控制Graves心血管继发病变的发生。⑤E-Tracking技术能够在动脉壁增厚、斑块形成之前早期发现血管弹性的改变,可以作为评价甲亢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新技术,为早期发现和干预血管壁病变提供临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