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与阶级矛盾,为此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其中就包括会党这一群体的再生,推动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在这一时期,兴中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时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于1894年应运而生。国民党从兴中会至今经历了多次的改组与转型,从一个会党式的革命团体发展为现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党。本文致力于研究国民党初期由兴中会至孙中山改组这一阶段所完成的政党化历程及阶段性特征。在这一过程当中,大致分为兴中会时期、同盟会时期及改组后的新时期,分别体现出会党特征、准政党特征以及列宁式政党特征。国民党在1924年改组后,才使国民党完成了政党化历程,成为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但由于自身建设的缺失以及革命态势的推进,国民党的政党化存在着诸多的遗留问题尚未妥善解决。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国民党从会党到政党的转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国民党由会党到政党的转变背景。包括会党的产生背景及晚清时期会党政党化的条件。包括知识分子的思想重构、资产阶级的壮大以及民族矛盾的激化。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国民党自兴中会时期至改组时期的政党化历程。包括同盟会的成立、中华革命党至中国国民党建构以及孙中山1919至1924年的改组,在组织机构和政党理念上都突破了原来的不足,成为了革命型政党。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国民党在政党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兴中会时期为会党特征,包括成员构成集中化、组织纪律松散化、革命任务片面化等。至同盟会时期为准政党特征,即政党理念趋于成熟且具备革命型政党属性。改组后完成由会党到政党的转型,在党国体制、组织形式及军事体制上具备了列宁式政党特征。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对国民党政党化的评价与反思。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国民党借用列宁式政党来重塑本党,但改组后的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政党,并且在完成政党化后依然存在遗留问题,也为其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