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在东南亚范围内蔓延,在该地区引发了一系列冲突、纷争甚至战火,不仅造成这一地区有关国家的政治动荡、经济危机,还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进而对全球和平与发展也构成严重威胁。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地区安全和区域间合作与交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随着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和国家的发生和发展,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战后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产生的原因、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类型、特点以及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对地区安全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综合探讨战后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以期深化人们对战后民族分离主义的认识,并可以给世界上正在发生类似情况的国家和地区带来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关于民族分离主义的一般理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首先是民族主义、民族分离主义的界定。其次是阐述选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论述战后整个东南亚国家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第三章深入探析战后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产生及其发展的原因。第四章分析战后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特点,并从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将其划分为民族对抗型分离主义运动、宗教分离型分离主义运动等主要的两个类型。第五章重点阐述了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对地区安全的影响。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作为社会发展的悖论,无论在各民族国家内部还是在国际社会都是得不到支持的,这就要求各民族国家尤其是那些民族分离主义运动频仍的国家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本文最后,通过对整个战后东南亚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深入的探析,试图从国家建构的角度对多民族国家在新世纪转型时期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