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审计行业取得了较大发展,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依赖程度持续上升,但是一些审计失败的案例为人们敲响警钟。我国对于审计风险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审计风险引发的问题也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对于审计风险导致的问题,在责任界定上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会计界及法律界尚未达成共识,审计风险一旦爆发带来的审计责任会使注册会计师遭受不利判决的影响。近年来尽管行业内没有出现能达到“安然事件”影响力的类似事件,但因控制方案缺陷所导致的问题和风险却屡见不鲜。当前,国内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研究较少,解决好这一问题,无疑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从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界对于审计风险这一数值量化研究仍旧缺少。本文将在一套健全的审计风险控制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得出相应的审计风险数值。并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使得审计风险这一概念与实践更好地实现结合。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为研究对象的A会计师事务所的基本情况,以客户性质、客户行业、上市地点三个切入点切入,对A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引入了“通用审计程序(PGAP)”的概念,介绍了其流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A事务所在审计风险的防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文构建审计风险的评价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研究审计风险的评价过程中,引入了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并在对二者进行了简要分析后,选取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作为评价的理论基础。根据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确定了审计风险的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确定A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为评价样本后,进行审计风险的评价并验证了评价结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A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总体水平较低,为“低风险”级别,但仍存在从业人员对审计风险不够重视导致对审计风险认知不清、从业人员对通用审计流程掌握不够清楚、客户调研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等与审计风险有关的相关问题。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从客户、业务两个层面对审计风险实行有效控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