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PCR等技术对河南、云南两省二十一产地淡水多目日本三角涡虫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用Clustal X1.80和Mega4.0程序对其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树构建,利用UPGMA、ME、NJ、MP统计软件构建了支序图,并对其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UPGMA树、ME树、NJ树、MP树四种支序图显示的结果基本一致。其中,采自河南省大别山系商城县的两个种群XYshangcheng1和XYshangcheng2的COI片段序列同源性最高为一个聚类枝(Ⅱ);采自云南省四个城市的LClancang1、DLnanjianw11、Yxchengjiang和DLnanjianw12为一个大的聚类枝(Ⅰ);而采自河南省信阳固始的Xygushi和新乡卫辉的Xxweihui却与云南省保山的Bsbanqiao和丽江的Ljyulongxueshan为一个聚类枝(Ⅲ);LClancang2、BSbanqiao2和Xyxinxian为一个聚类枝(Ⅳ)。但聚枝的先后顺序在使用不同构树方法时有差异,聚类枝(Ⅰ)和(Ⅱ)都与地理分布相一致,而聚类枝(Ⅲ)中的Xxweihui和聚类枝(Ⅳ)中的Xyxinxian与云南省其他种群聚为一枝。
结果:提示:二十一产地日本三角涡虫大部分在支序图中的位置与其形态学资料反映出的系统演化关系一致,说明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准确的分子树,由比对序列获得的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也基本可以反映种、属、科间的不同变异水平。河南省两产地涡虫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在支序图中的位置与其形态学资料反映出的系统演化关系不完全一致,其基因序列的特殊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