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瘤菌与豆科作物共生固氮是生物固氮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本身不能与根瘤菌形成特异性的根瘤结构进行固氮,但经2,4-D等诱导剂诱导后便可产生这种类似豆科植物的根瘤结构——类根瘤,根瘤菌能够侵染这种类根瘤结构并与小麦联合固氮发挥促生作用。本文比较了根瘤菌侵染小麦根叶组织的6种方式,四种诱导剂诱导小麦结瘤的效果,并分析了在2,4-D和根瘤菌同时作用下小麦根组织中几类mi RNAs的变化情况。1.比较了用GFP标记的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GFP-A.caulinodans)侵染小麦根叶组织的6种方法的侵染效率。发现根瘤菌侵染效率与使用的侵染方法密切相关。土壤浸染法(CD)和剪根侵染法(PD)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根瘤菌,但生理指标数据却低于其他各组;而使用生理指标数据较好的喷叶侵染法(FS)和菌浴浸染法(BD)得到的根瘤菌侵染效率则较低。因此实际操作中具体的侵染方法要根据研究目的综合考虑选取。2.横向比较了4种诱导剂诱导小麦结瘤的效率。发现2,4-D和的诱导效率最高,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宿主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绿黄隆与萘乙酸的组合也拥有较高的诱导结瘤效率,但对宿主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大,不适宜用来诱导小麦。其他两种诱导剂——类黄酮和豆科威对宿主小麦的生理指标影响较小,但诱导效率较低,可在必要的时候作为2,4-D的替代品。3.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qPCR技术研究了分别添加,以及同时添加2,4-D和根瘤菌的三组不同处理(2,4-D组、加菌组、ALL组)在处理1d、4d、8d后与促生作用、营养元素、菌植互作相关的三类mi RNA相对于对照的变化情况。结果再次验证了2,4-D和根瘤菌的加入对小麦的相关mi RNAs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与2,4-D组和加菌组相比,ALL组的mi R156、mi R159、mi R169、mi R399、mi R444、mi R827都在处理后1天时即达到同期的最大表达,而mi R160a、mi R167、mi R168、mi R164、mi R393则在1天后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同期的另外两组,4天后才达到同期的最大表达水平,说明对于前者2,4-D和菌液的作用存在协同作用,而对于后者两者同时作用时则会发生一定的拮抗。这为进一步揭示在化学物质诱导下根瘤菌与小麦根系建立的联合固氮体系发挥促生作用了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