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学校”或“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作为一种提倡自由的教育选择权运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家庭学校”是在批判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指学龄儿童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以家庭为基础与地点(home-based education),在家长的安排下,由符合条件的专门人员(父母或者父母请的专门教师等),通过家庭的管理与实施而接受“系统”的初等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传递系统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心理品质等。 在这四五十年中,美国的家庭学校运动经历了敌对、争论、合作的时期,现已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无论是何种教育形式,“家庭学校”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进行的,所不同的只是哪种教育形式更适合哪种人群而已。基于此,本文在论述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产生的背景、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现状的研究,试图厘清对家庭学校的一些争议,并探讨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美国家庭学校的发展来看中国的现状并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导言部分,通过对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各方面的文献研究,提出了家庭学校教育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思路。 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国家庭学校教育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即其产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原因,其发展的历程与规模;其次通过对现状的研究,阐释出家庭学校的优势;最后从政府对家庭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全国及各州申请开办家庭学校的程序。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家庭学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概况,并从国内的一份相关调查来看我国对“家庭学校”的认可度及其实施的可行性。其次对国内出现的“在家上学”的个案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了家庭学校的未来趋势及其引发的思考,首先,从开办家庭学校的相关条件入手,来预测美国家庭学校的发展趋势;其次,就中国开办家庭学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作了一定的研究。最后,透过家庭学校这种教育现象,思考一些教育上的问题:如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那么不同的教育形式应该如何为其服务?教育应该适应学生,还是学生应该适应教育?应该在什么层次上适应?家庭学校的出现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何冲击?等等。
其他文献
声乐是语言和音乐有机结合的艺术,随着美声唱法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运用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越来越受到声乐界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高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整体水平以及美声
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均不能回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问题。县域经济聚集诸种资源要素,是中国经济中极具发展潜力的基本细胞单元;是维系国家
本文首先从城市发展的角度阐明街道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以大量的调查分析为依据总结出人在街道中的心理与行为需求。在人性化设计研究中,顺应了“为所有人的城市”的发展动
近来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遭到许多批评责难。批评者就皮亚杰理论中有关儿童能力、年龄标准和发展特征的论述提出了批评。本文依据皮亚杰理论针对这些批评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 ,
目的:探讨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促进自然分娩而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住院分娩的初产妇400例,其中200例为观察组,20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不使用气囊助产,观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三者之间的失调已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
城市交通问题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仅维系着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而且对
随着暖通空调日益普及,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一般占整个建筑耗电量的50%以上,但目前实际情况:绝大多数空调处在低效下运行,能源浪费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
集中供热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出于环保考虑的一种目前被各地广泛采用的供热模式。其工程建设特点: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环节多参建单位多建设协调内容广施工工期短
本文针对人脸识别研究课题中的自动人脸识别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展开研究,包括对现有的人脸检测和人脸识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人脸特征提取及识别技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