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一个农民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民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制约着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民教育政策是国家、政府为实现一定农民教育目标所制定的关于农民教育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与农民教育有关的各项法令、规范、计划、纲要、措施、办法和条例等的政策文本及其总和,对农民教育目标、方针、原则、途径、方法和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行政要求,它为农民教育提供指导、规范和保障,规约着农民教育的实施。然而,当前我国的农民教育政策在教育政策体系中的地位薄弱,长期被边缘化,政策零落分散,功能定位模糊,难以发挥有效引领新形势下农民教育发展的作用。有鉴于此,本文按照讨论农民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农民教育政策的现状问题以及农民教育政策未来发展建议的分析思路,系统探讨了农民教育政策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及其破解途径,为未来农民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以提高我国农民教育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论文主体框架包括如下八章内容。绪论部分阐述了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研究的选题缘由,系统梳理了“三农问题”研究、农民教育研究、国内外农民教育情况研究、教育政策研究和农民教育政策研究的基本研究状况,主要解决了为什么研究、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的问题。第一章“我国农民教育政策概述”,对农民、农民教育以及农民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外延做了清晰界定,集中阐述了农民教育政策在目标性、多功能性、权威性、稳定性等政策共同属性之外所表现的补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特征,明确农民教育政策所具有的引领功能、规范功能与保障功能。第二章“我国农民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按照古代、近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间顺序从古至今厘清了不同阶段农民教育政策的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和成功经验,勾勒出农民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并以史为鉴,为完善当前农民教育政策提供历史启示。第三章“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检视”,以公平、法制、科学和效率的价值追求审视当前的农民教育政策,发现由于农民教育政策决策与执行权力集中,机制不健全;农民教育政策涉猎部门较多,协调配合不力;农民教育政策的运行环境不佳,缺乏法律保障;农民教育研究力量薄弱,农民教育政策的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限制,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存在着内容滞后与缺失、决策专断与“离农”、政策解释与宣传不足、执行偏差与随意等诸多问题。第四章“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分别从理论与现实的视角出发挖掘破解农民教育政策问题、促进农民教育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价值主旨和实践依据,站在人力资本开发与投资理论、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建设理论、公共政策设计理论的理论立场探寻发展我国农民教育政策的应然路径。第五章“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的基本思路”,试图从建构我国农民教育政策体系入手,层层深入,以农民教育政策体系为基础,完善农民教育政策内容为条件,规范农民教育政策执行为途径,在平台、内容和过程等方面整体提升农民教育政策的质量,促进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第六章“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的核心任务”,聚焦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的重心,围绕关系农民基本文化素质的文化教育与关系农民生存质量的技能教育的政策优化问题,在农民扫盲教育与农民技能教育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明晰了进一步优化农民文化教育政策和进一步强化农民技能教育政策的发展任务。第七章“保障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的措施建议”,基于我国农民教育政策发展过程的实质需求,以指向于农民教育实践、服务于农民教育实践为目的,提出推进农民教育政策决策咨询的民主化进程、完善农民教育政策监督宣传机制、加强农民教育政策管理机构建设以及重视农民教育政策的整体评估等保障农民教育政策发展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