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的发展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瓶颈。其中农业的发展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农业出现了农业总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怪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差,农产品供给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脱节,农业生态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等状况,这些问题的出现迫使我国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中国学者近几年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由于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而且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如果农业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更甚者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农业基础不牢,国家大厦就有倾覆的危险,虽然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十几年连续增长,人民基本把饭碗抓在了自己的手里,但农产品却无法满足人民对生活“质”的要求。我们必须针对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深入地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来促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首先在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检索与查询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历史与现实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我国农业供给改革的变迁历史进行梳理。然后对我国农产品总量、农业结构、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生态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农产品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脱节、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农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差、农业生态可持续性问题严重是我国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原因,从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再次,对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历史上注重以粮为纲、农业基础设施差、不合理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产业链短以及科技含量低、农民专业素质低、农业规模化水平低等是造成我国农业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提出,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发展农业科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其专业素质,要盘活土地流转扩大农民的经营规模、完善农业的金融保险与补贴政策、促进农产品价格机制改革以及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进行融合等综合措施共同推动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