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对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中医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份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下肢骨折(股骨干、股骨粗隆间、股骨颈)住院患者,根据骨科医院诊疗常规,在术前1天行患肢彩超检查,经彩超检查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60例。纳入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尿激酶组,n=20)和B组(复元活血汤组,n=20),C组(复元活血汤+尿激酶组,n=20)。三组患者分别给予如下处理:A组患者(签署溶栓知情同意书后)按照尿激酶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经患肢远端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1周;B组患者(签署口服中药知情同意书后)服用复元活血汤,150ml/次,2次/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2周;C组患者(签署溶栓和口服中药知情同意书后)服用复元活血汤,150ml/次,2次/日,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连续服用2周,同时给予尿激酶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经患肢远端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1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3、7、14天测量患肢与健肢周径、检测部分凝血功能、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及患肢深静脉彩超检查,了解血栓治疗情况。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设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后第3、7、14天对A、B、C三组患者抽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生化指标,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检测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上述检测指标改善情况优于A、B组。2、治疗后第3、7、14天三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C组优于A、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第3、7、14天,三组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情况显示:C组优于A、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第3、7、14天,三组患者彩超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第3天时,A、C组血管再通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后第7、14天,C组血管再通有效率高于A、B组(P<0.05)。结论:1、下肢骨折患者血栓主要发生于两类人群:a、高龄女性患者,骨折类型主要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其受伤机制多为摔伤;b、中青年男性患者,骨折类型主要是股骨干骨折,受伤机制主要是车祸等高能量损伤。2、我院股骨骨折术前血栓总发生率8.71%,股骨干9.25%,股骨粗隆间9.40%,股骨颈5.50%;3、尿激酶在血栓形成早期(72小时内)治疗中疗效优于复元活血汤组,复元活血汤在血栓后期(超过72小时)治疗中作用优于尿激酶组;4、复元活血汤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对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抗凝、溶栓作用,通过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液粘度达到治疗血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