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苦参碱为药物,壳聚糖、海藻酸钠、Fe304纳米粒等为辅料开发研究苦参碱pH敏感磁性凝胶小球、苦参碱磁性缓释颗粒及苦参碱颗粒三种新制剂,为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新的苦参碱药物剂型。方法:首先,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主要载体材料,Fe304纳米粒为磁响应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苦参碱pH敏感磁性凝胶小球的制备工艺,同时对该凝胶小球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表征,对其溶胀性、顺磁性以及不同pH环境中的体外累积释药情况进行考察,并阐明其药物释放机制;其次,以壳聚糖、Fe304纳米粒为主要材料,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苦参碱磁性缓释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该颗粒的体外释放性能及顺磁性;最后,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依照正交试验法对苦参碱颗粒的最佳辅料和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苦参碱颗粒进行定性鉴别、定量测定。在此基础上,考察苦参碱颗粒的初步稳定性。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苦参碱pH敏感磁性凝胶小球呈深褐色,形态圆整,形状较规则,干燥后体积缩小,表面粗糙。该凝胶小球在不同pH环境中的溶胀性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随着环境pH的增高,溶胀性逐渐增大。该凝胶小球在不同pH介质中的释药行为也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在pH2.5的酸性溶液中累积释药量较低,2h释放约26%,且该时间点后药物释放缓慢,8h释放34.90%;而在pH6.8的弱碱性溶液中释药量明显增大,2h释放约77%左右,且释药较快,8h释放达97.11%。用半指数方程分析苦参碱pH敏感磁性凝胶小球在不同pH环境中的释放机理,发现在pH2.5-8.0时,药物从该凝胶小球中的释放机制为Fick扩散。该凝胶小球的饱和磁化强度约为4emu/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及磁场响应特征。正交试验优化的苦参碱磁性缓释颗粒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特征,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介质中,0.5h苦参碱的累计释放度为27.21%,而12h可累积释放73.05%,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并具有明显的磁敏感性。正交试验优化苦参碱颗粒的处方为:乳糖与可溶性淀粉质量比7:1,乙醇浓度为30%,乙醇用量为每5g成品颗粒需用4m1乙醇,干燥温度为40℃。通过TLC鉴别了处方中的苦参碱,采用HPLC测定了处方中苦参碱的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苦参碱颗粒制剂的初步稳定性,从而为本品的生产、贮藏、运输提供了依据。结论:苦参碱pH敏感磁性凝胶小球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双重靶向的治疗效果,与传统的苦参碱制剂相比较,该释药系统可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药物浓集定位于靶部位再缓慢释放,提高药物作用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可作为一种磁性靶向缓释制剂治疗消化道肿瘤。苦参碱磁性缓释颗粒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和顺磁性,该颗粒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消化系肿瘤治疗的给药剂型。苦参碱颗粒制剂工艺合理可行,制剂质量简单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