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被害人谅解制度之构建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刑事司法模式中,被害人往往充当证明被告人确有其罪的角色,而很少能够站在法庭上申明自己的主张或权益,在整个的刑事诉讼体系中,被害人显然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但是随着刑事司法理念的转变,被害人因素越来越引起广泛的关注,被害人谅解就被包含其中。被害人谅解的提出,不仅是被害人因素研究领域的拓宽,更是司法实践中新的探索和尝试,对被害人、加害人及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被害人谅解是被害人充分发挥其刑事主动性与积极性的一种行为,而被害人谅解制度是对被害人谅解从理论到实践,从实体到程序的整体描述与架构。本文在建构被害人谅解这一制度时,首先对被害人谅解进行了刑事法律语境下的定义,并通过剖析其与刑事和解的关系从而突显了被害人谅解的特点及优势。而且,被害人谅解并非有谅解行为就会产生期待的法律效果,它必须具备充分的要素才能被司法机关认可、采纳,这也是本文在阐述被害人谅解制度的基本内涵时所要强调的重点;其次,在界定了被害人谅解的基本概念之后,本文将探讨其存在的理由及依据。事实上被害人谅解的提出并非是无本之源,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传播与实践为被害人谅解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刑法不得已原则也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的现实需要及司法实践,更为这一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依据;当然,被害人谅解并非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即使有这些理论支撑,被害人谅解仍然招致诸多质疑,尤其是与刑法三大基本原则的“冲突”,本文将从这三大原则的基本内容出发,逐步证明被害人谅解的适用并没有违反刑法三大基本原则;最后是本文的重点及难点,即对被害人谅解制度进行具体的建构,了解哪些人可以成为被害人谅解的主体,探讨加害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争取被害人的谅解,确定被害人谅解在不同诉讼阶段产生的法律效力以及被害人谅解适用的案件类型,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为被害人谅解适用的规范化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劳伦斯案给出了三份观点截然分立的法官意见。通过分析三份意见的论证发现,不论是旁征博引的论据,还是形态各异的论证进路,都不是大法官们产生意见分歧的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我国高速铁路的服务水平也发生了新的改观。但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高速铁路服务质量的期望越发提高以及现阶段发生高铁客运非正常情况后应急服务
<正>本文是笔者对"必修一"中"热力环流"知识教学的片段展示及评析。在本节课中,通过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知识;能够
<正>一、问题的产生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育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然而,在进入课改后,一些教师课堂教学却较少使用地理课程标准,还有一些教师
<正>"热力环流"是高中自然地理"大气"部分的核心内容。中学一线教师对于"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清楚明了的,但对于某地受热或冷却后,近地面及其上空气压变化的先后顺序,
最近一轮基础教育课改实施后,中学历史教学在深入实践新的教学理念中大有空间可为。本文试图以图示教学法为例,探讨如何改进传统历史教学法以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并以经济史
在合同履行中,如果发生人身损害,当事人又以人身侵权提起诉讼,对此类案件,既不宜以违约判定合同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又难以以一般侵权构成要件判定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因为目
<正>新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基于标准的考试评价系统中,命题是最重要的环节。命题的首要要求即是以课
以两种不同配比Y2O3/Al2O3(A,2:3;B,3:1,总量15 wt%)为烧结助剂,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SiC粉体,反应烧结制备了高强度的氮化硅/碳化硅复相陶瓷。并对材料的相组成、相对密度
任何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政策与合同自由间紧张关系的问题。就违反公共政策的合同,《第二次合同法重述》原则上是不予强制执行和恢复原状的,但并非一出现违反公共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