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公立医院各种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的矛盾日益凸显,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公益性缺失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如何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作用是我国政府和公共管理研究者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课题和任务。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市作为该项目试点城市一直是原卫生部、现国家卫计委重点介绍和推广的样本,本研究拟通过对10多年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的经验总结,为国家制定卫生政策及各地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对保障和促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健康运行,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本框架,系统梳理了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四个阶段,明确了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推进所遵循的路径。对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情况和近三年运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情况、总体运行效果良好,社会效益得到有效保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通过对政府部门、公立医院理事长、院长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将访谈问题归纳总结为办医管医体制未得到广泛认可、权力下放制度措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等八个方面,并形成一条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分析故事线:由于办医管医体制未得到广泛认可等导致新一轮改革运行效果明显低于设计预期、理事会监事会的工作多流于形式等不利影响。选取专家对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八个相关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可解决性三方面打分,其中最值得关注并急需解决的为办医管医体制未得到广泛认可问题。在此基础上,使用SPSS软件及四象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更直观的描述和分析,运用适用于分析宏观因素的PEST理论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技术环境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管理学、互动治理及激励相容理论为指导,对优化潍坊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提升各方对当前改革的认同度、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多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后续配套制度等标本兼治、可行性强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