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城市缓流景观水体中频发的水华现象,不仅使城市景观水体丧失了其原有的水体美学价值,藻类异常增殖产生的藻毒素更是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广大市民的健康。但是人们对于城市景观水体水华的形成机制还不是很了解,对水华的形成过程也不是很清楚,因此如果通过一定途径得到城市景观水体水华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甚至取得可见水华发生的基本条件,就可以对水华进行预警,采取一定的措施把水华带给社会及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确定以苏州科技学院校园四条具有不同特征的河道作为研究对象,河道之间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水质交换、有无底泥以及有无污水进入等方面,采用对选定水体进行长期实时现场观察、监测和取样实验室分析测定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现场测定有气温、水温、透明度、pH、浊度、DO、叶绿素a(Chla)、藻类光合活性等参数;取样分析测定有TN、TP、NH4+-N等主要水质指标,在水体出现明显水华的时段,合理调整测定频率。通过以上研究手段对以下内容研究:(1)掌握缓流城市景观水体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2)确定缓流景观河道水体可见水华发生的基本条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城市景观水体的长期实时现场观察发现得出不同河道在相同时间段里水体中藻类含量可以同时达到较高的水平;同一河道在不同时间段里的藻类含量不同,藻类在夏季易生长且可以达到峰值;水质交换和污水进入不利于藻类的生长。(2)通过监测和取样实验室分析测定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总结得出城市景观水体中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有降雨、水温、藻类光合活性、浊度和氮磷比。(3)降雨对藻类的积聚影响显著。日降雨量大于5mm时,水体中的Chla浓度将会降低,中等强度降水(日降雨量10~25mm)对蓝藻的短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雨后水体中Chla浓度降低的概率超过75%;大雨以上(日降雨量>25mm)降水过程抑制蓝藻发展非常明显,雨后水体中Chla浓度降低的概率超过95%。集中性强降水和连续阴雨天气对蓝藻水华有明显的稀释作用,对蓝藻发展的抑制作用十分明显,且有一定持续性。(4)水温对藻的繁殖生长影响重大。城市缓流河道可见水华发生水温集中在23℃以上,较高的水温更易促进藻的繁殖生长;若营养盐浓度较高,则较低的水温也会发生水华。水温的突然升高将会促进藻的生长,甚至引发水华现象。(5)藻类光合活性(Fv/Fm)对藻影响显著。当Fv/Fm<0.55时,藻类不易生长。Fv/Fm值达到0.6以上时,发生水华的可能性增加;浊度和透明度影响藻的生长,当水体浊度>20NTU时藻类不易生长,水华多发生在浊度为10NTU左右;合适的氮磷比促进藻类的生长,在氮磷丰富的城市水体中(TN在4mg/L左右,TP在0.2mg/L左右),当氮磷比在23左右时,满足其他条件下,水体中的藻类将会迅速繁殖,极易发生水华现象。(6)水体中的Chla浓度一旦达到Chla[VBT](Chla[VBT]=50μg/L,代表水体爆发可见水华时的最低叶绿素a浓度,visible blue threshold,VBT),如无外界干扰(如降雨、大量水质交换等),即会在短时间内(2~7天)发生可见水华。研究得出了城市缓流景观水体发生可见水华的基本条件:水温17.1℃~34.4℃,透明度<74cm,TN>1.26mg/L,NH4+-N>0.91mg/L,TP>0.02mg/L,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