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无公害已经成为国际农副产品贸易的基本要求,而我国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方法仍是化学药剂防治及果实套袋。长期、大量、盲目的使用化学农药,产生了环境污染,抗药性和果品农药残留等问题。因此,研究发现新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梨小食心虫的无公害防治方法,用不同种类的诱捕器与性诱芯结合,在田间进行了试验。对诱捕到的梨小食心虫及其他昆虫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理想的性诱芯载具。为利用昆虫性诱剂进行无公害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本文对果实套袋技术进行了改进研究,使果实套袋技术提高果实品质的同时有助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诱捕器诱捕梨小食心虫成虫的结果为:粘虫板与水盆和市场上所售昆虫诱捕器相比,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累计诱捕量最高。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对目标虫的诱捕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黄色粘虫板诱捕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白色粘虫板诱集到的梨小食心虫数量相对于黄色粘虫板和蓝色粘虫板最少。2不同面积的粘虫板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结果为:粘虫板虽然面积不同,但是单位面积诱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粘虫板大小对单位面积诱虫量无影响。3梨小食心虫在粘虫板上的分布情况为:以诱芯为中心目标虫在0.16m2范围内不同区间的分布数量间无显著差异。即在有效范围内目标害虫梨小食心虫被捕杀与距性诱芯的距离无明显关系。4粘虫板诱捕器对非靶标昆虫的诱集结果为:黄色粘虫板诱集非靶标昆虫的多样性及数量高于其他颜色。主要有鞘翅目的瓢虫,以龟纹瓢虫为主:膜翅目的姬蜂:脉翅目的草蛉;同翅目的草履蚧,叶蝉,蚜虫;半翅目的蝽:双翅目的蝇、蚊等。诱捕器是否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芯对非靶标昆虫(龟纹瓢虫,草蛉,叶蝉)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粘虫板的颜色对非靶标昆虫的诱捕效果有影响。其中黄色粘虫板的诱捕量明显高于其他颜色的粘虫板,平均每个诱捕器的诱捕量多达60多个,蓝色粘虫板较其他颜色的粘虫板对瓢虫的引诱数量明显偏少。5不同材质的果袋对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的研究表明:透明无孔膜袋对果实的生长过程中的性状有影响,使其单果重、硬度明显下降。网袋与对照相比对果实性状无影响,但蛀果率明显下降。单层网袋优于双层网袋。6改良后的果袋(双层袋,内膜打孔)对梨小食心虫防治的研究表明:不套袋、普通双层袋(外黄内黑)、外层纸+内层膜袋1(膜袋设孔0.2cm)、外层纸+内层膜袋2(膜袋设孔0.3cm)、外层纸+内层膜袋3(膜袋设孔0.4cm)对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硬度以及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纸+膜袋大大降低了蛀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