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生资助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教育公平,也关系到人才培养、就业率及社会稳定。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在内的多种资助方式。淮海工学院结合自身情况,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和配套措施,设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专门管理贫困生资助工作。文章以淮海工学院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结合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淮海工学院贫困生资助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对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淮海工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寻求解决方案,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多维思考优化对策。同时,为了更好地完善淮海工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通过借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诺丁汉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的先进资助经验以及国内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淮阴工学院的特色资助方式,在充分借鉴其他高校资助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适合淮海工学院贫困生资助的优化方案。第一,创新贫困生资助理念,通过提升资助育人意识、树立多元参与理念、强化全方位资助观念,从本质上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水平。第二,构建贫困生资助多主体参与平台,多主体参与是贫困生资助改革的重心,创造多主体参与的平台,从组织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三个方面加强平台建设,使政府、银行、高校、社会、贫困生个人等多主体明确自身的责任,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并完善淮海工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第三,拓宽贫困生资助资金渠道,从高校自身、银行和社会三个渠道增加助困资金的投入。第四,健全贫困生资助监督机制,监督是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各种问题的关键,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完善贫困生资助评审机制、建立资助工作考核及资金监管机制,从而保障资助工作规范开展,促进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