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开发适用于鸡用的活菌制剂,进一步明晰乳酸菌对鸡的益生作用,本研究从鸡肠黏膜中分离鉴定出6株乳酸菌,并对其生长曲线、产酸、抑菌、药敏、黏附等特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筛选出2株生长速度快,其它性能较好的乳酸菌制成活菌制剂用于生产实验以测定其应用效果。整个实验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肉鸡空肠黏膜上分离到6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3株乳杆菌、3株肠球菌。将乳杆菌和肠球菌分别进行种的鉴定,得出R2为嗜酸乳杆菌;R4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R6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R1、R3和R5基本与粪肠球菌相符。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6株菌中,R2和R4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 第二部分:对于从肉鸡空肠黏膜上分离到的6株乳酸菌,用体外厌氧发酵技术对其产酸能力进行比较,并对其抑菌特性及其产生的抑菌物质的部分理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开始时R2产酸速度最快,12 h时乳酸浓度达到最高,为47.21 mmol·L-1;R4产酸能力12 h后继续上升,24 h时乳酸浓度达到最高,为69.59 mmol·L-1;在抑菌实验中,R2、R4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它菌株(P<0.05);它们产生的抑菌物质对热和蛋白酶均不敏感。 第三部分:研究了乳酸菌R2和R4对不同pH、不同浓度的胆盐及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耐受能力,对不同抗生素的耐受性,同时研究了R2和R4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上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R2、R4菌株对低pH值的耐受性较差,在pH值为2.0时,R2、R4菌株能够存活0.5 h,在pH 3时,R2菌株可以存活2 h,R4菌株仅能存活0.5 h;随着pH值的升高,R2、R4菌株的存活率亦提高,在pH 4、pH 5条件下,经3 h处理后,R2、R4两菌株的活菌数约为对照组的1%。0.10%的胆盐处理10 min后,R2的存活率为对照组的11.17%,R4的存活率仅为对照组的3.31%。不同浓度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R2、R4的存活均无显著影响(P>0.05)。药敏实验结果表明,R2和R4对青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有较强的抗药性。黏附实验结果表明,R2、R4对鸡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86.85%,89.49%;随胰蛋白酶浓度的升高,乳酸菌在鸡小肠上皮细胞上的黏附率显著降低(P<0.05)。 第四部分:选择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0日龄的肉仔鸡360羽,随机分为四组,设1个对照组和A、B、C三个实验组,实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由本实验室分离的乳酸菌制成的活菌制剂,A组添加鸡肠黏膜乳酸菌剂,B组添加鸡肠道食糜乳酸菌剂、鸡肠豁膜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研究C组添加鸡肠韶膜与食糜中混合乳酸菌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一21日龄和O一42日龄时各实验组肉鸡的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尸>口.盯)。42日龄时,A、B、C组肉鸡空肠中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组差异显著伊<0.仍),B、C两组的乳酸菌数较对照组有所增高,但差异不显著(p>.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