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承载着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方言的翻译则试图将这种文化从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然而过去几十年的方言翻译研究却多是基于双语语料的规范化研究,这类研究多设定规定,评判翻译的好坏,易犯极端化的教条错误。在此背景下,本文着眼于文学作品中方言所具有的传播地域文化的功能,对翻译中此种功能的构建情况进行描述性的分析,旨在尝试应用一种能够合理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的描述性分析模型,并试图将其推广应用到其他方言翻译的研究中去。为达到这一目标,本文选取了阎连科所著的方言特色十分明显的乡土小说《受活》和由Ulrich Kautz翻译的德文译本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受活》中的方言内容是如何在德文中得到体现的?2)哪些因素影响了译者在翻译上述内容中的翻译行为及决策?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分别选择了 Reiβ和Vermeer的目的论和Toury的翻译规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两者互为补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Toury针对翻译的不同阶段对翻译规范进行的分类,即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以及对翻译的两种趋势的总结,即可接受性和充分性。基于可接受性和充分性的概念,本文对小说《受活》中方言内容的翻译策略选择趋势进行了分析。根据这一趋势分析本文,又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译者翻译行为及决策的因素,即翻译规范。此外,本文的分析能够顺利进行的另一主要原因在于运用了合适的分析模式,即以质性为导向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模型。这一模型是基于由笔者在Mayring建立的全面的质性研究模型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细化得出的。基于此模型,《受活》文本内的方言内容被分成了有地区方言特色的动词短语,有地区方言特色的名词短语和充当形容词或副词的叠词三类,共分析了 42个方言实例,回答了以上两个研究问题。综上所述,本文给出了一种针对方言翻译的描述性的对比分析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用规范性方法进行方言翻译领域中的研究缺陷。并且这一模型也可以应用到其他方言翻译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普遍性你如何得知具有普遍性。通过上述对比性的研究,方言翻译与文化传播间的关系得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