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案例。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中苏两党、两国由“同志+兄弟”的结盟友好变成了党际论战和国家对抗。本文认为,中苏关系的这一变化并非单纯的中苏两国政策失误造成的,在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类似的情况曾屡屡出现。因此本文认为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中存在的体系-单元政治文化矛盾是造成中苏关系悲剧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阵营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一个次级体系。维系这一体系存在的主要原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由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要求各国无产阶级以阶级认同代替对民族的认同,而“民族”又是凝聚近代国家的最重要因素,这就造成了各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存在体系政治文化和单元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虽然苏共通过“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中共通过“毛泽东思想”,分别对本国的国家利益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关系做出了诠释,在国家内部暂时解决了这一矛盾,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领域这种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相反,社会主义国家的二元性认同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在各国国家利益、战略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就会出现“同志+兄弟”的关系,反之,就会出现马列主义理论上的论战和国家关系、国际问题上的冲突。 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际社会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新的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社会主义阵营体系各国执政党对此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中苏两党之间发生了严重分歧。为了消除分歧,双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是,由于中苏两党都自认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都依照本国的政治文化及国家利益解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就必然导致两党各执一词,都希望对方放弃现有立场回到自己提出的“正确的”总路线上来。 国际共运从一开始就存在理论论争的传统,按照列宁的解释就是不清除“莠草”,小麦就长不好。在这种政治文化思维模式影响下,由于中苏两国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革命道路的认识发生了分歧,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对方的是“莠草”。其结果只能使两党的观点分歧变成国际共运的路线之争,并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理论论战。 此外,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党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党有责任将先进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工人阶级,并通过一整套“传动装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将其意志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这一政治文化特点决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共产党人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党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党际友好能够变为国家的友好,党际论战必然导致国家关系的恶化。 50-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的体系和单元政治文化矛盾不仅导致了中苏两党分歧的产生,而且影响了双方矛盾的发展和扩大。总的来看,在解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上社会主义阵营存在体系主导国和一般单元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苏联依照自身利益诠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并以此为基础处理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曾有过的“中心”将本国的国家利益同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混同起来,不考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和文化特点,脱离实际去阐述马克思主义,是无法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认同的。只有超越意识形态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双边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才能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