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各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来看,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是确立基准利率,也是其成功标志。通过慢慢改革国内的利率定价体系、利率传导机制,很多国家最后确立了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各种利率之间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系统。2007年1月4日,作为中国未来的基准利率,SHIBOR即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开始对外发布相关数据。经过6年多的发展,SHIBOR的运行逐渐成熟。同时,经过逐步调整,国内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在改革过程中,大多数的政策主要集中于金融系统和利率系统应该包含哪些部分,较少涉及如何建立完善的基准利率定价参照理论。SHIBOR既是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将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此时,如何构建合适的基准利率定价规则,进而为其它利率提供符合市场状况的参考利率水平,最终提高我国宏观调控的质量,关系到我国是否能成功的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决策当局亟待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难题。因此,本文将阐述利率管理相关理论、基准利率的特征,全面的介绍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美国联邦基金利率(FFR,Federal fundsrate)、上海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进而对他们的形成背景、定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异同,针对泰勒规则在指导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定价的成功经验,提出以泰勒规则预测我国的均衡利率,为调控SHIBOR的定价提供参考,降低SHIBOR发生不合理的变动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