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各学科领域的空间转向意味着观看方式、言说方式、阐释方式的重大变革。于文学叙事而言,不仅是表达层面的变革,更承载了人对现代性存在的思考。 空间叙事理论探究以当代东西方空间转向为学识研究的契机,以叙事学和空间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鲁迅、萧红、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为核心文本案例,运用哲学、文艺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方法及比较方法进行研究,尝试在理论探究与批评实践的互动中构建具有较强批评实践操作意义及中国本土特征的空间叙事理论框架。以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为中心的批评实践,一方面为空间叙事理论的中国化探究提供文本支撑,另一方面则传递出现代转型背景下乡土作家们寄寓于空间叙事中的关于社会、人及文学的现代性思考。 空间叙事理论框架的搭建建立在相近概念的辨析及核心观念的提取之上。对空间化叙事、空间叙事的宏观与微观的界定,对空间叙事、叙事空间的过程与结果的界定,厘清了混用的概念;对社会转向与主体精神转向下的空间理论进行梳理,纳入到叙事学理论框架之下,提炼出具有精神表征功能的空间叙事理论核心概念:空间意识、空间叙事类型、空间叙事结构、空间叙事策略。 空间意识是空间叙事产生的主体根源,对文学空间构建形成本源性影响。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是空间意识差异的根本原因,空间意识的差异形成了文学空间的不同叙事方式及审美特征。中西文化背景下空间意识的感性与理性、人伦化与非人伦化、时空的交融与分离的差异,形成了中西古典小说中“生命”与“非生命”的叙事空间建构、宏观与微观叙事方式、空间与时间叙事结构。时代转折背景下的空间对照意识、自我意识及开放意识的觉醒则牵动了中国现代小说中叙事观念、叙事视角及文体的变迁。 文学精神是空间意识在文学叙事中的呈现,对空间叙事类型的选取具有决定性意义。以文学精神为标准,将空间叙事划分为三种类型:以现实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生存空间叙事、以浪漫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虚幻空间叙事、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假托空间叙事。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的社会生存空间叙事,在国民精神生产、舆论生产、社会秩序生产、权力生产、层级隐喻与功名生产、性别隐喻与精神狂欢生产中成为宗法制乡土中国的空间表征,承载了以鲁迅、萧红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对近现代乡土社会的现代性反思;以神魔异空间、梦幻空间、魔幻空间为核心的虚幻空间在进行精神信仰、无意识、感觉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生产,兼有精神表征与社会历史文化表征的多重维度,在亦真亦幻中传递对生命本能冲动、人的情感意志的张扬,对现实的婉曲关注及特别批判;立足于现代主义精神的假托空间在对现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追求中完成对深度和隐喻主观空间的建构,呈现被生产出来的、充满意识形态蕴含、权力关系及个体感悟的多重空间之维,以此指向现代人的精神危机。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假托空间则在对深度的消解中完成碎片化断裂空间和超空间的建构。 空间叙事结构是空间叙事的“顶层设计”,对叙事意蕴的生成具有隐喻意义。互文式、圆圈式、并置式空间叙事结构对空间叙事进行总体布局,凸显文学的整体意义,表征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命运,形成文本意蕴的叠加,与文本内部意蕴表达相契合并获得审美意蕴的“相乘”能量。 空间叙事策略是空间叙事的技法,对叙事中场景的呈现、空间的重构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空间感知的空间叙事策略以“图景”与“音景”的构建,完成空间对象化,呈现主体精神世界。由视觉感知切入的视角叙事策略,在不同的“说”的主体控制下完成不同视点之下的空间对象化,呈现不同的审美张力及空间叙事效果。由听觉感知切入的声音叙事策略,在主调音对空间及叙事进程的控制、标志音对心理空间建构的支撑中完成了对空间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