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玉米套作品种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imadebur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马铃薯、玉米品种的形态生理特征有巨大差异,其在马铃薯/玉米套作中会产生相互作用,研究套作下不同品种搭配对群体光能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对完善套作光高效理论及构建高产高效群体的品种配置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试验基于马铃薯/玉米套作行比2:1及相同空间配置下,以不同类型的6个马铃薯品种和4个玉米品种进行搭配,主要研究了其对套作马铃薯农艺性状、光环境、光合生理特性、荧光生理特性、RuBP羧化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生理活性以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马铃薯株
其他文献
为研究黑龙江省旱涝时空特点,采用三种旱涝指标分析了黑龙江省23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并确定Z指数为单站旱涝指标;依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对Z指数界限值进行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运用中国钢琴作品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在传播音乐文化方面具有着先天的优势,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中国的钢琴作品理应占据着相应的位置。然而,一直以来受钢琴是西方乐器,西方的乐器不适合表现中国的音乐作品这一保守思想的影响,西方作曲家们创作的钢琴作品始终垄断着整个钢琴教育与表演的行业,学者们也少有对在高校中如何选择使用中国钢琴作品进行相应的探讨,这样的现状将不利于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与发展。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