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霉素是临床常用的一线化疗药物,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然而阿霉素的临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靶器官严重副作用的限制,造成心、肝和肾等多种脏器毒性。因此,开发降低阿霉素脏器毒性的天然产物具有重要意义。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为蒺藜科(Zygophyllaceae)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其果实为浆果,药食同源,富含花色苷,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花色苷具有体内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旨在优化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的提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方法,并研究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心、肝和肾脏毒性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其作用机制,为能够改善阿霉素诱导的心、肝和肾脏毒性的药物研究奠定一定的科学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取是得到有效成分非常重要的一步,超声提取是提高生物活性成分得率的一种经济、有效和重复性好的技术。本实验在采用HPLC-MS/MS鉴定出唐古特白刺果实中六种酰化花色苷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唐古特白刺果实中酰化花色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是:用70%甲醇提取32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矢车菊素-3-O-(反式-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Cyanidin-3-O-(trans-p-coumaroyl)-diglucoside,MA)和总酰化花色苷(total acylated-anthocyanins,TA)的提取率分别为 80.37±2.66 mg/100 g 和 97.88±4.06 mg/100 g。2.筛选了 9种大孔树脂分离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静态和动态吸附结果表明,XDA-6大孔树脂可用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的制备,分离的酰化花色苷中矢车菊素-3-O-(反式-对-香豆酰基)-葡萄糖苷的含量(43.30 mg/g)是提取物(0.21 mg/g)的201.89倍,总酰化花色苷的含量从0.36 mg/g增加到了 56.44 mg/g。此外,与提取物和总花色苷的稳定性相比,分离的酰化花色苷中MA和TA的稳定性均有显著提高。3.建立了阿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中心脏病理指标CK-MB和LDH的表达以及心脏组织病理切片研究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了阐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心脏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检测心脏组织匀浆中MDA、SOD、GSH、TNF-α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酸化花色苷可以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血清中CK-MB和LDH的升高,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心脏组织病理学损伤,并通过降低心脏中MDA、TNF-β和IL-lβ含量,升高GSH和SOD含量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内凋亡通路蛋白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和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因此,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内凋亡通路对阿霉素诱导的急性心脏损伤产生保护作用。4.建立了阿霉素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肾损伤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中肝肾病理指标AST、ALT、BUN和Cr的表达以及肝肾组织病理切片研究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了阐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对阿霉素诱导小鼠急性肝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检测肝肾组织匀浆中MDA、SOD、GSH、TNF-β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肝肾组织中Bcl-2、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表明唐古特白刺酰化花色苷可以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血清中AST、ALT、BUN和Cr的升高,缓解阿霉素诱导的肝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并通过降低肝肾中MDA、TNF-β和IL-1β含量,升高GSH和SOD含量来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内凋亡通路蛋白研究表明,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和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因此,唐古特白刺果实酰化花色苷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内凋亡通路对阿霉素诱导的急性肝肾损伤产生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