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tl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与方法相伴相生。从最广泛的意义而言,自从有了学校教学,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就产生了。有关教学方法的定义众说纷纭,根据各家的定义,可以将教学方法定位在三个层面上讨论:教学方法论、一般的教学方法和特殊的教学方法。本研究在对教学方法进行讨沦时对这三个层面均有所涉及,但主要偏重于第一个层面,即教学方法论。 在我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问题日益凸现。因此,回顾和反思教学方法的过去,总结教学方法的成就得失,将有助于我们比较清楚地看清日前教学方法的各个侧面及其未来发展走向,从而为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框架,造就学生完满的人生奠定基础。 根据教育史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中国教学方法的百年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革,四期发展历程。其中,这三次重大的变革形成了三类型态各异的教学方法。(1)经典性教学方法的引入与推广(1901-1919年、1950-1978年)。经典性教学方法的第一期以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为代表,第二期则是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占统治地位。(2)探索性教学方法的借鉴与创造(1920-1949年)。探索性教学方法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外引进的教学方法,如设计教学法;一类是国内自创的教学方法,如教学做合一法。(3)发展性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造(1979年以后)。发展性教学方法沿四条线索展开:着眼于自学辅导的教学方法、着眼于目标的教学方法、着眼于情境的教学方法和着眼于创造的教学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访谈三种形式考察我国教学方法的现状,我们发现,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从总体上看不尽人意,教学方法改革众望所归。现行教学方法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独白式的灌输仍是我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主流模式;缺少对话和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教学唯理性化;学生学习强度大,教师工作负担重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生活气息;教学手段与技术滞后导致教学现代化的进程受阻。 从教学方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既有正向发展图景,也有致命性的负向问题需要反思。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为:认识论由客体论走向主体论;理论基础理论由一元走向多元;目标取向由单一性走向整体性。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疏离生活世界,缺乏对儿童可能生活的构建;扼杀创造,盛行知识专制;教学的精神空间狭小,单调的理性生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一是哲学取向上的唯理性主义,二是教学观上的特殊认识说。 教学方法走向自觉的标志,一是它有了反思的意识,二是它有了重建的使 命感。人类知识观的变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文化 主义的兴起是影响教学方法重建的重大时代背景。教学方法如何有效地重建,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研究对此思考的基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 方法历史与现状的理论反思;二是对影响教学方法变革和重建的背景的分析。 这两方面的思考构成本研究特定的研究取向。据此,本文尝试从理念策略与行 动策略两个维度出发,重建教学方法的新框架。在理念策略上,坚持以人为本 与返回生活世界,以人为本是对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返回生活世界是 对教学中人的生命的尊重。在行动策略上,变教师独白为教学对话;变统一教 ”学为创造性教学。
其他文献
塔东铁矿严格受层位控制,产于新元古界塔东群拉拉沟岩组中,属于大型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赋矿火山岩岩石化学成分具有低SiO2、高MgO、富Na2O的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成分点集中
根据湖北省历年气象资料,用数理统计和编程方法分析湖北各地区从有气象数据以来(1951年始)至2010年共60年间热害的动态变化,研究探讨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演变的趋势与规律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一课《果实和种子》设置了一个实践活动“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课本要求是:1.在4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
技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对技术市场的研究
我国证券市场从建立至今已有十三年,它由小到大、由不规范到初具规模,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很不完善,发展不稳定,上市公司为
盈利预测是企业财务预测的一种,是管理当局在对企业一般经济条件、营业环境、市场情况、自身生产经营条件和财务状况等进行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所预计的企业可能会实现的发展
<正> 一、速度素质及其重要价值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运动员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在竞技体育中,速度素质的发展水平对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高低有着重要的意义。
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杨虎城将军功不可没。关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乃是中国现代史研究中较为薄弱又极具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对杨虎城在西安事变全过
本文的论题是我国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披露与股价的相关性。全文分理论篇和应用篇两部分。在理论篇,作者从理想条件下的会计盈利的作用开始,逐步延伸到现实市场中的会计盈利,并用两
本文简要介绍液货船的油气回收系统手册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