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是庄子思想体系里的核心问题。庄子强调个体生存的生命自由。庄子的生存与庄子哲学意义上的“道”紧密相连,“道”成为其生存的基石和发展的力量。庄子的生存美学思想始终围绕“道”展开,对生命的自由进行不竭地追寻。从“道”与生存关系的角度出发,现实和内心构成了庄子生存世界的两个方面。在现实生存世界里,庄子剖析了当下荒谬的社会,反思了处在这样社会之中的人,提出建立以德蕴生的理想人物,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倾注之美;而时、命、生、死是生存永恒的内在主题,这些与生俱来的问题始终是个体生存无法回避的。庄子对时命生死的探讨既深刻又透彻,这主要体现在他能将这些命题贯穿于现实困境之中,他用审美的方式对内在的生存困惑进行回答,其生存洒脱的正是审美观念的体现;在个体现实生存的意义上,庄子用“无用之用”的思想践行着个体生存的生命指向,是庄子从审美认识转化为生存实践的开始。在内心生存世界中,庄子首先发现了审美主体,即审美心胸,而要达到审美心胸需要一个净化的过程,这就是庄子的“心斋—坐忘”;进而,庄子用澄明后的心灵去感思天地,诗化自然,创造出以“自然无为”为标准的审美形态,如全美、大美、淡美;随后,庄子将内心的诗意化作语言,来开启自然之美和内心的诗意。同时,庄子的语言也是一种诗性,是可聆听自然的声语,即“天籁”。最后,在现实和内心之间,在个体与世界的隐喻之中,庄子以“游”作为整体性、实质性的生存方式,通过对“游”的实现场域“远”和内涵指归“真”的分析,来诠释和凸显出生存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本文运用文本分析、还原和整体性思考方法,以生存论美学为视野,从历史背景和哲学、美学、文学立场出发,对庄子生存美学做全景式阐发。论文构筑了庄子生存美学的顶峰——美是在个体生存的本真方式上对生命自由的诗性放飞。人的生存因为有了美而更加诗意地“绽”出来,这也是中国式美学思想里一朵永远充满魅力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