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了解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其中主观幸福感是否做为中介变量影响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是否做为中介变量影响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由教育部组织编制的《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中的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黄希庭编制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经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平均年龄为20.16±1.26岁的300名大学生一次性完成了所有测试。采用皮尔逊相关及逐步回归讨论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进行探讨。结果:(1)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得分负相关,(r=-.391 P<0.01;r=-.528,P<0.01),心理应激得分则与心理健康得分正相关,(r=.379,P<0.01),即心理应激程度越高,则心理健康量表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则越低。主观幸福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正相关,(r=.316,P<0.01)。心理应激与时间管理倾向存在负相关,(r=-.265,P<0.01)。主观幸福感与应激存在负相关,(r=-.384,P<0.01)。(2)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应激相继进入对心理健康的逐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分别为-0.393、-0.223和0.169,决定系数为0.358;时间管理倾向进入对主观幸福感的逐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为0.316,决定系数为0.100;心理应激进入对时间管理的逐步回归方程,回归系数为-0.265,决定系数为0.07。(3)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中:主观幸福感、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40、-0.23和0.17,时间管理倾向和心理应激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27和0.094,它们对心理健康的决定系数R2为0.33;时间管理倾向对主观幸福感的效应为0.32,决定系数R2为0.10;心理应激对时间管理倾向的效应为-0.27,决定系数R2为0.07。整个路径模型的拟合指数中CMIN/DF为1.721,TLI、IFI、NFI和CFI分别为0.92、0.91、0.92和0.90,RMSEA为0.04,满足模型拟合指数优化的条件,心理应激、时间管理倾向、主观幸福感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路径关系模型良好。结论:主观幸福感、时间管理倾向、心理应激均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即主观幸福感越强,时间管理倾向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心理应激越大,则越容易损害心理健康。时间管理倾向通过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心理应激通过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