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中由两个子研究构成。研究一包括两个实验,考察ADHD儿童对不同类型课文插图的注意偏向水平。研究二包括两个实验,考察不同类型插图对ADHD儿童定向注意和语义编码的干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构成元素水平的插图影响不同人群的注意偏向。构成元素为1级,2级和3级时,ADHD组被试对插图的注意偏向水平低于正常组,当构成元素达到4级时,两组的注意偏向水平没有差异。(2)大尺寸图片的注意偏向高于小尺寸图片。对于ADHD组被试,3级和4级条件下,大尺寸的注意偏向高于小尺寸,1级和2级条件下,大尺寸和小尺寸图片的注意偏向差异不显著;对于正常组被试,1级、2级和4级条件下,大尺寸和小尺寸图片的注意偏向差异不显著,但是在3等级下,大尺寸图片的注意偏向高于小尺寸。(3)插图图片的等级越高,对汉字定向注意的干扰效应越大。其中,ADHD组中,插图图片对汉字注意定向的干扰效应更大。具体表现为,插图图片等级对ADHD儿童的干扰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等级越高干扰效应越大;正常组在1级时保持较好的干扰控制,2级及以后等级干扰效果相同并大于1级。(4)图片大小对ADHD被试汉字定向注意的干扰效应显著,尺寸越大干扰效应越大,但是,这种尺寸效应并没有在正常组被试身上体现。(5)插图图片对ADHD儿童的语义编码产生了更大的干扰效应,尤其是当图片和文字的语义产生冲突的时候。(6)对于正常组被试,文字在图片上方时正确率显著高于文字在图片下方,即文字在图片下方具有更大的干扰作用。但是,对于ADHD组被试,不同位置的干扰效应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插图构成元素越多,ADHD儿童产生的注意偏向效应越大;(2)插图图片的尺寸越大,ADHD儿童产生的注意偏向效应越大;(3)插图的等级越大,ADHD的抗干扰能力更低;(4)插图与文字不一致时,ADHD产生的干扰作用更强;(5)文字与图片同时呈现时文字在图片上与在图片下对ADHD的抗干扰作用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