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叙述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壁垒的情况,第三部分讨论中国应如何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 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3条、第11条和第20条中只对技术法规和标准做了一般性阐述。经过数年的磋商,在1979年东京回合谈判结束之际,各缔约方签署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1979)》(以下简称《TBT协定(1979)》),该协定又被称为《标准守则》,对制定、采纳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的原则做出了规定。乌拉圭回合又对《TBT1979》进行了修订,于1994年在摩洛哥正式签署生效。《TBT协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一揽子协定的一部分。 《TBT协定》的宗旨是防止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避免各成员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给国际贸易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在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方面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开展国际协调,遏制以带有歧视性的技术要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服务。 《TBT协定》分为正文和附件两大部分,正文包括总则、技术法规和标准、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信息通报和技术援助、机构、磋商和争端解决和最后条款六个规定,共十五条。三个附件分别是:附件Ⅰ协定中的术语及其定义、附件Ⅱ技术专家组、附件Ⅲ关于制定、采用和实施标准的良好行为规范。 技术壁垒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技术背景。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依然存在,他们出于保护国内产业的考虑,总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限制货物的进口,是技术壁垒产生的主观原因。另外,由于各国间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的不同,对《TBT协定》的理解也不同。由于各国间存在着技术上的差距,也由于在贸易中使用的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等信息难以收集和整理,从而形成了技术壁垒,这是技术壁垒产生的客观原因。 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在关税壁垒大幅度削减,大多数非关税壁垒(如数量限制、许可等)的作用也被逐步弱化的同时,技术壁垒以其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在70年代,影响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约有10-30%是技术贸易壁垒,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个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1995年-2002年,WTO成员向TBT委员会共通报技术贸易壁垒4936件。技术壁垒已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以保护环境为名,在贸易中设置种种苛刻的环保要求,阻止国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做法形成了“绿色技术壁垒”。绿色技术壁垒通常都是宣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因此绿色壁垒也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成为非关税壁垒中最容易实施,而又最难对付的一种。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设置了繁多复杂的技术法规、标准,以达到保护本国市场,限制别国商品进口的目的。发达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设置之多让发展中国家无从应对。如美国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有5万多个。日本有81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欧盟拥有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超过10万个。而发展中国家因其自身经济技术水平的落后,很难在技术法规和标准上同发达国家相抗衡。只能认同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从而在标准的制定上丧失了主动权。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水平,正日益主导着技术贸易壁垒的发展方向。 《TBT协定》承认合理的技术壁垒是必要的,但其必要性仅限于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根据《TBT协定》的规定,只要适当,各成员应按产品的性能,而不是按照其设计或描述特征来制定技术法规,这也将有助于避免对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但各成员对《TBT协定》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技术壁垒在国际贸易中也是无法消除的。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日益明显。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国外技术壁垒,不仅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的,而且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惨重。因此,出口产品如何才能避免国外的技术壁垒限制,采用何种应对措施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了中国应从加强对TBT的研究工作着手,建立TBT预警机制,加快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加强检验检疫的力度,建立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加强环保意识,改进产品结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应对国外日益复杂、苛刻的技术壁垒。并在WTO框架下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壁垒体系,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