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逆转K562/ADR细胞多药耐药性、提高胞内阿霉素浓度体外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治疗手段主要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治愈白血病的唯一手段,但由于年龄和供者限制,多数白血病患者无法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化疗易出现耐药和复发。DNA甲基化导致的抑癌基因失活是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DNA高甲基化在恶性血液病中广泛存在。多种研究发现甲基化修饰可以用药物逆转,而去甲基化治疗的作用机理不同于传统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使提高耐药和复发白血病患者缓解率成为可能。地西他滨(decitabine DCA)是一种2-脱氧胞苷类似物,研究证实地西他滨有抗肿瘤活性且表现为剂量相关的双重机制,高浓度时具有细胞毒作用,低浓度时具有去甲基化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地西他滨联合阿霉素(ADR)对白血病K562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探讨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浓度的DCA联合ADR处理K562/ADR细胞72小时,同时设立仅加入DCA的对照组1和仅加入ADR的对照组2,用盼蓝染色方法研究药物对K562/ADR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的DCA与不同浓度的ADR对K562/ADR细胞的杀伤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ADR细胞膜P糖蛋白含量及胞内ADR浓度,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检测K562/ADR细胞P15INK4B基因的表达,用DNA电泳检测K562/ADR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CA联合ADR对白血病K562/ADR耐药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提高了药物对K562/ADR细胞的杀伤活性,观察到K562/ADR耐药细胞株耐药蛋白表达降低、胞内ADR浓度提高,未检测到P15INK4B基因的表达,观察到经DCA联合ADR作用后K562/ADR细胞凋亡。结论:1.DCA联合ADR可逆转白血病K562/ADR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2.DCA联合ADR可提高白血病K562/ADR耐药细胞株胞内ADR浓度。3.DCA作用于白血病K562/ADR耐药细胞株的靶点可能不是P15INK4B基因。
其他文献
在对某个城市的研究中,对其城市发展史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近代城市发展史的研究更是可以在多个方面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城市的现状,一定程度上预
现在乳腺癌肿瘤疾病在女性人群中非常普遍,这种疾病不仅伤害女性身体健康而且对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和发展相关诊断技术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中利用微波近
目的通过分析伽玛刀和显微外科治疗中小型听神经瘤的结果,探讨中小型听神经瘤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直径<3cm、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的治疗结果。按治疗方式分成伽
<正>~~
背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先后发现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s2O3)能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和凋亡,极大地提高了APL的完全缓解(CR)率。但随着广泛
本文介绍了自制超声波实验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用该实验仪器开设的超声波专题实验,概述了实验教学效果。
目的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CYP2B6是重要的工相生物转化代谢酶,参与许多药物和前致癌物的体内代谢。研究发现CYP2B6基因在
目的:通过对米非司酮配合益气化瘀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客观评价中药干预治疗子宫肌瘤复发的优势,探索子宫肌瘤保守性治疗的新方案。方法:[1]分组:将80例符合标准的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