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罗斯福时期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0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是美国社会进步的产物。近代以来,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它给美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保护自然资源被列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罗斯福利用联邦的力量推行和实施了一系列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掀起了自20世纪初以来的第二次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高潮,为二战后的美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兴起的背景、运动的开展及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对富兰克林·罗斯福领导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进行分析,并对自然资源保护运动作出评价。本文以自然资源保护运动中罗斯福政府的决策形成过程为线索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序言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创新之处等。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兴起的背景。早期政府对自然资源采取了部分保护措施,并在进步主义时期掀起第一次保护运动的高潮,这为富兰克林·罗斯福领导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提供了历史背景;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之时美国正遭遇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干旱、沙尘暴和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自然资源亟需得到保护,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双重危机成为他开展这场运动的现实动因。罗斯福上台后,迅速采取行动领导开展这场运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开展过程。该运动的顺利开展是—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即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领导、国会的合作及政府官员的支持。罗斯福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和总规划师,他不拘泥于教条,通过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水土保持局等机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国会陆续批准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并及时通过财政拨款,极大地配合罗斯福总统实现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目标;内阁成员及其他联邦政府官员积极向总统提出建议,以各种方式开展自然资源保护的具体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目标也逐渐清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罗斯福领导的政府在自然资源保护运动过程中针对不同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重点分析了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第四部分主要综合分析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成就和不足,并对此作出评价。通过分析得出富兰克林·罗斯福领导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从其对美国的资源得到保护和环境得到改善及二战后联邦政府强化对环境的干预来看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罗斯福时期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对我国的启示。既包括我国应借鉴的经验,也包括从中吸取的教训。
其他文献
一座性能良好的大型填料塔,内构件本身的高性能固然重要,但与之匹配的流体分散或分布结构塔内件,尤其是气液分布器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大型的填料塔,一旦气相在塔内分布不均
龙舟运动蕴含丰富的“龙舟文化”是中国“龙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区域龙舟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机遇和考验。本文选
近年来,在日常生活中错误用药和滥用药物的情况十分普遍,药物滥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损害,对药物滥用的现象进行研究,可以认识到其产生的严重影响,并
<正>学校办公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及其长足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办公室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行政管理质
本文研究了我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BOP)和开展FATS的基础情况。在这基础上,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BOP统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上海市统计局进行的外商投资企业统计情况和FA
典型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典型教育方法中有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典型教育。正面典型的正确宣传凸显示范教育的成效,反面典型的正确运用凸显警
本文从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入手,阐述了交际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外汉语口语课是一门专项技能训练课,与传统的语言教学课不同,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运用多版本对校的方法对《内经拾遗方论》的流传与成书进行考证,以厘清《内经拾遗方论》与《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书应为明·刘浴德和明·朱练撰述《增
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怎么样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比如:怎样更好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怎样更好提高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
为了实现高压输电铁塔架构健康状态的监测,文章提出了基于Canny算子的高压输电塔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并使用了两种常用的边缘检测方法与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仿真实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