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语法一直被置于首位,而词汇则被当作是意义固定、孤立而没有生成能力、依靠句法规则组成句子的“砖块”。但词汇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地受到认可和重视。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由Michael Lewis提出,他认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不是词汇化的语法。”(Lewis,1993)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也丌始发现,语言并不仅是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组成的,也包括大量的多元词“预制”组块。因此, James Nattinger·& Jeanette DeCarrico在其合著的《词汇短语与语言教学》一书中强调了词汇短语即词汇组块的重要性并建议外语教师引导学生像本族语学习者一样学习、使用预制语块。另外20世纪70年代前,对词汇的研究主要是在词组和句子层面进行。然而到了70年代,随着篇章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语境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随之对词汇的研究也上升到篇章层次,而在其中充当桥梁作用的正是词汇衔接。关于词汇衔接最为著名的理论是由Michael Hoey提出的。他强调词汇衔接是“唯一重要的词汇衔接手段”(Hoey,1991:9),并分析了在非叙述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模式。基于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以Nattinger &:DeCarrico的词汇组块理论和Hoey的词汇衔接理论为理论框架,本论文意在探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短语,句子和语篇三个层面的词汇模式,并由此对两种模式的异同做对比分析。在短语和句子层面,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多元词组块,其结构介于完全固定与自由组合之间。本论文关注的是英汉语中固定和半固定的预制语块。两种语言中绝大多数固定词组的意义是不透明的(即无法从字面意义猜测词组意义),结构不可改变;而半固定词组的意义是不同程度的透明的,有极少一部分是完全透明的,结构上是可变的,因此在具体的语境里可能有不同的变体形式。英汉语中这两个层面的固定组块模式也存在不同点:英汉语中几乎没有结构和意义完全对应的短语。“四字”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都是汉语所特有的,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形式。虽然谚语是英汉语及其他语言所共有的,也仍然存在不同之处。在篇章层面本论文对从两本小说中随机选取的部分文字做了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出英汉语中对四种主要词汇衔接手段使用的异同点:最明显的共同点是两种语言均最倾向于频繁使用简单词汇重复,简单释义次之,复杂释义在再次,复杂重复使用最少。但在具体每种词汇衔接模式的使用上也存在不同之处,这一点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能为中国的词汇外语教学提供启示:在短语和句子层面的教学上建议教师采用词汇模式教学法;在篇章层次,应当更多注意出现于重复衔接模式中的词汇。全面关注词汇在不同层面的模式,词汇教学才能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才可能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缺陷。这种词汇教学方法从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与其接受的一样大。本研究将词汇组块理论和词汇衔接理论相结合,同时关注英汉语中静态的及动态的词汇模式,因此是相对系统和全面的,为英汉词汇模式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