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素之一。目前,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面积不断扩增。而由于干旱所导致的植被退化是导致该类地区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能够与大多陆生植物共生并广泛存在的土壤微生物,其对植物生长、养分吸收、抗逆性及土壤结构均有显著影响。近年来,关于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仅局限于在生理与分子方面,而忽略了丛枝菌根真菌在干旱条件的其他生态功能,如不同菌种间功能的差异以及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结构的改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且在大多数研究中,菌根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响应缺乏直接证据,无法忽略根毛的干扰。本研究共分为两个试验,第一个试验采用无根毛突变体(bald root barley, Brb)与野生型大麦(Hordeum vulgare L.),研究丛枝菌根真菌根外菌丝与根毛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探讨不同类型植物形成菌根共生体的功能差异,以验证在水分胁迫下,根毛与根外菌丝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植物水分与磷的吸收会提高植物干重与光合速率。第二个试验采用三分室装置,模拟干旱条件下三种不同种属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旱性的影响及其对植物生长环境的改善程度,并比较不同种属丛枝菌根真菌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性。该研究旨在了解丛枝菌根真菌在干旱与半干旱环境中对增强植物抗旱性的潜在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丛枝菌根真菌与根毛可以通过提高植物叶片水势、磷吸收及光合作用能力提高植物抗旱性,在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磷吸收及叶片水势的影响比根毛更显著。2.两种水分条件下,大麦无根毛突变体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后比野生型接种后所表现出的效应更显著,明显提高突变体生物量及地上部与总磷浓度,并且干旱胁迫促进了突变体菌根共生体的发展。3.两种水分条件下,Glomus intraradices对根系的侵染率均显著高于Acaulospora scrobiculata和Diverspora spurcum两个菌种。在正常水分条件下,接种三种丛枝菌根真菌均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生物量及磷浓度。干旱胁迫显著抑制了植物生长和菌根共生体的发育,总体上菌根对植物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接种D. spurcum甚至趋于降低植物生物量;同时,仅有G intraradices显著提高了植株磷浓度。4.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叶片内脯氨酸含量会显著升高,而接种三种丛枝菌根真菌后其含量均出现下降。5.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接种G. intraradices后菌丝室土壤内总球囊霉素含量均显著升高。6.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接种三种菌种对菌丝室与菌根室土壤主要影响到>2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以G. intraradices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并且总球囊霉素会影响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