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NHIE)是由围生期窒息引起的大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因此,探寻治疗NHIE有效的新药物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催产素可保护成年大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神经元损伤,但由于新生动物的神经元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功能上与成年动物都有着显著的不同,而目前催产素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明确催产素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以期为催产素用于临床治疗NHIE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4只新生SD大鼠(7-10日龄)制作海马切片(厚度350μm);采用氧糖剥夺液(oxygen-glucose depolarization,OGD)制备海马脑片体外缺氧缺血模型。然后,采用TOPRO-3染色方法,研究催产素在OGD诱导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此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催产素对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缺氧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IPSCs)及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影响。结果:1、TOPRO-3染色显示催产素可减少OGD导致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椎体层神经元的死亡。2、电生理结果显示催产素延长了OGD诱导的缺氧去极化出现时间,而这种作用可被催产素受体拮抗剂dVOT以及GABA_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所抑制。3、催产素显著增加IPSCs的频率及幅值,且这种作用是神经元活动依赖性的,并可被dVOT抑制。4、催产素不改变海马椎体神经元的EPSCs的频率及幅值,但可使86%的椎体神经元产生内向电流。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催产素对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缺氧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结合催产素受体从而增强抑制性神经传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