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已波及到全世界的同时,其也正在引发一次艺术寒冬的到来。做为世界三大投资领域之一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自然毫不例外地被卷入其中。我国国内的文物艺术品市场,特别是艺术品拍卖企业,由于起步较晚,还尚处于理论上的探索阶段,还正在通过实践对经验进行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因此,理论上的研究和讨论还很不完善。在目前国内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和杂志中,叙述最多的就是如何根据目前的形势来选择适当的出手和购藏机会,如何实现艺术品的保本和赢利,讨论在“金融危机”下是否对文物艺术品进行购藏等一批有关短期投机行为的观点和话题,而没有就目前市场出现的困难局面本身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讨论,也很少有人用客观的角度冷静的去思考问题的原因、如何避免未来这种问题的再次产生同时怎样降低影响,如何使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企业和古玩商人及收藏爱好者重新找回自信,重新树立文物艺术品界的品牌形象和规范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一来,就无法找到造成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不景气的原因,原因找不到,问题就无法解决,导致行业内部的矛盾越拉越大,影响所带来的危害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经济领域有丝毫的“风吹草动”,就会带来整个文物艺术品市场极大的波动和震荡。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引爆点,国内市场在矛盾的催化下自身内部会发生变革和盘整,这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的。因此,我们不能把“金融危机”当做造成这种困难的“罪魁祸首”,而应看到前一时期炒作成分、虚热成分在金融危机作用下的一种直接反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的不成熟现状,而现阶段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规范步入正轨,接受一步步调整的阶段。在这个市场即将完成最基本的成熟完善和规范的时候,也正是文物艺术品市场步入新的繁荣期的时候,届时,只有经过了市场诚信度的洗礼、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行业内部的整合和淘汰后的艺术品拍卖企业和古玩市场才能以自身独特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占领市场,才能随着市场的发育而迅速的强大起来。基于此,本文以四川和辽宁两地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为例,以该区域内出现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和文物古玩市场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为具体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环境及地域因素等一系列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来解读出问题的最终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思考,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并以此提供给社会,作为研究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发展趋势及方法的一个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