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可能补语为研究对象,以语法化理论和词汇化理论作为指导研究的理论框架,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可能补语的词汇化现象,并为第二语言的可能补语教学提供帮助。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可能补语存在明显的词汇化现象,如:“对不起”、“舍不得”、“看得起”、“谈得来”等,它们已经不再是短语,而是词了。并且本文认为可能补语的词汇化程度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包括同一可能补语结构内部的差别,如:“舍不得”的词汇化程度高于“怪不得”,而“怪不得”的词汇化程度又高于“吃不得”,也包括不同可能补语结构之间的差别,如:“~得/不得”结构的词汇化程度要高于“~得/不过”结构的词汇化程度。本文选定了“~得/不上”、“~得/不住”、“~得/不着”、“~得/不得”、“~得/不来”、“~得/不起”、“~得/不开”、“~得/不及”、“~得/不过去”、“~得/不定”、“~得/不了”、“~得/不过”、“~得/不去”这十三种可能补语结构,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以深化我们对可能补语词汇化现象的认识。本文设定了词汇化程度高低的标准,包括意义、形式和语用标准。运用这些标准,我们将可能补语的词汇化程度分为三个等级:词汇化程度较高的结构、词汇化程度居中的结构和词汇化程度较低的结构。在大量语料的支持下,对所有词汇化程度较高和词汇化程度居中的可能补语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本文对不同可能补语结构的词汇化程度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个等级,即本文考察的这十三种可能补语结构中词汇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得/不及”、“~得/不定”、“~得/不去”、“~得/不上”、“~得/不着”、“~得/不得”、“~得/不来”、“~得/不住”、“~得/不过去”、“~得/不开”、“~得/不起”、“~得/不过”、“~得/不了”。并且根据我们对可能补语词汇化现象考察的结果,对第二语言的可能补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