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译相关论文
翻译领域是战场。根据布迪厄的理论,在这个战场上,文化再生产者为争夺文化资本而奋力厮杀,因为文化资本的代名词就是更高的社会地位和......
白石谱是音乐史上的真实存在。姜白石在创作模式方面有如同我们今天所言以某种音乐素材创作新作品;有对旧曲调进行改编;有将乐工演奏......
外国经典文学引入我国之后总是被不断重译。重译不仅提高了译本质量,还催生了许多意义非凡的译学争鸣。《格列佛游记》自清末译介到......
余光中(1928-2017)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著名作家、学者和翻译家,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不仅对于翻译问题自具卓识,其翻译作......
目的重新翻译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Brislin法对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对自杀风险评估量表进......
【摘要】《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1847)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e,1818-1848)的長篇小说,是19世纪英国小说中最伟......
【摘要】这篇文章以余光中对《老人与海》的原译本和重译本为例,通过挑选译文中的语句细节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对,探讨重译的原因和......
查尔斯·狄更斯被誉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有多达十八部。其中《双城记》是狄更斯高峰期的巨作之一。小说......
本文主要基于多元互补理论探究《三字经》的重译本以及译本质量科学评估问题。多元互补理论提倡以立体思维方式看待翻译理论问题,......
从傅东华和朱维基,到朱维之、杨耐冬和金发燊,再到刘捷和陈才宇等,《失乐园》中译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但弥尔顿经典......
The Gettysburg Address是一篇重要的政治文献,也是一篇优美的文学经典,迄今至少已有25种汉译本.纵观文献发现,这些译本未能满意地......
《哀希腊》自梁启超翻译并传入中国以来,先后有数十位译者进行重译,译本跨龄长达一百多年,在中国翻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生态......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英语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若我们英语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
近年来,许多的外国文学名著的汉语重译本越来越多。重译无论是对翻译事业本身,还是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和多样性有着巨大的贡献。本文以......
“论译名”与“论重译”两种翻译观,在我国的翻译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通过对“论重译”与 “论译名”翻译观的学习与认识,从......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以《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为名出版《文学术语词典》(第4版)至今已经快20年了。重译和出版新版一直是北京大学......
“对外讲中”,是林语堂毕生努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集中体现在林语堂的一系列英文著述上.迄今为止,已有的相关译本在语言风格......
女性主义翻译从性别上进行翻译理论探索,本文从女性主义时代翻译的重读和改写,以及来自女权主义内部与外部对女性主义批评等方面探......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洛斯的戏剧《安提戈涅》经过多次重译。其中,爱尔兰作家对《安提戈涅》更情有独钟,仅1984年就有四部《安提戈......
法国作家斯丹达尔(一译司汤达)的代表作自20世纪40年代进入中国后备受关注,其在中国的翻译越来越繁荣,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掀起了......
日本圣经刊行会在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推出了新版日文圣经《新改译2017》,相比于30年前的上一版本《新共同译》,该版本在保持忠实......
《西风颂》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广大文学名家所追捧.本文通过选取郭沫若,王佐良以及傅正明三个版本的译文进行比较,探究经典的译文与......
运用德国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视阈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哲学原则重新解读翻译中的成见、误读和重译等现象,寻求现代......
郎费罗的诗歌《人生颂》被誉为第一首译为中文的英文诗歌。本文从阐释学“理解的历史性”和“视阈融合”两原则出发,对《人生颂》......
中国典籍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如何把它们真切地翻译到异国而又不伤其神韵,长期以来一直是典籍英译的焦点问题。在此拟以......
周作人是我国翻译支上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的翻译思想以及著作在我国翻译文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其翻译人生的回顾及翻译思......
重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种特殊现象.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性质决定了重译的必要性和意义.而成功重译的标准在于其在传输原著的语言风格......
在全球化时代实现中医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医典籍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以哲学诠释学的基本观点为理论框架,着力探讨其在中医典......
文章试图通过引入关联理论来阐释该理论与翻译的关系,并通过对关联理论的剖析来阐释重译现象的必要性及意义,希冀以此来纠正对重译的......
文章探讨了辜正坤用诗体来翻译英国诗人但丁·迦百利·罗塞蒂的诗歌《闪光》的四个译本。基于译作的特殊诗体形式,文章参照......
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误读和重译的现象。从哲学、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去考察这种现象,结果都表明:文学作品翻译中出现误读是难......
摘 要:重译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一种特殊现象。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性质决定了重译的必要性和意义。而成功重译的标准在于其在传输原著的......
鲁德雅德·吉卜林,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文学界曾备受争议。自然,其作品也随之经历大起大落。近年来其代表作Capta......
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一种思想资源的借鉴。上个世纪初,中国主流文学刊物《小说月报》(1911-1931)重......
当前世界名著重译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有现实的必要性.是理解作品的不同时代风格之必然;是个性化创造性活动之结果;重译......
1880年京师同文馆副教习汪凤藻将英国经济学家法思德的《政治经济学提要》翻译为《富国策》出版。1896年,陈炽与朋友合作将其重新......
文章从鲁迅译论的现实立足为出发点,对鲁迅译论中的“信”、“重译”、“复译”和“翻译批评”四方面内容进行了论述,旨在体现鲁迅译......
在中国古代诗歌重译中,词语差异在译入语的诗句中特征显著.本文分析词语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词语差异所给予读者的美感效应.......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重译与复译的概念虽偶有区分,但经常混用。事实上,重译与复译的含义并不相同。因此,厘清重译与复译的概念有助于......
我国翻译史上以“忠实”作为翻译的首要标准。但文学翻译因其译作者存在对原作理解的不完整性、不同时代译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的时......
近代韩国缺少懂西方语言的翻译人才,他们只能依靠中国以及日本的译本来翻译西方小说,19世纪末到20世纪10年代韩国的翻译作#绝大多......
《浮生六记》被捧为文学经典,其林语堂译本更在海内外广为传颂。然而,《浮生六记》自从林译本以来,陆续有不同译本问世,且各具特色......
应邀参加这次会议,得与诸胜流共商“五经”的研究与翻译工作,我深感荣幸!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孔子已有“六艺”之说,指的是......
本文将彭长江教授的重译本《名利场》(VanityFair)与杨必女士的原译本对照 ,分析了重译本中许多明显的特色 :审美价值的把握 ,原作......